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上、下卷)

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上、下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英] 昆廷·斯金纳
出品人:
页数:827
译者:奚瑞森
出版时间:2011-1
价格:9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15638
丛书系列:西方政治思想译丛
图书标签:
  • 政治哲学
  • 政治学
  • 思想史
  • 政治思想史
  • 斯金纳
  • 剑桥学派
  • 政治
  • 哲学
  • 政治思想
  • 现代哲学
  • 西方政治
  • 思想史
  • 基础理论
  • 制度分析
  • 自由主义
  • 民主理论
  • 哲学基础
  • 政治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共两卷,分别探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主要政治思想流派的思想渊源和政治主张,时间跨度自13世纪后期至16世纪末,是研究中世纪后期到现代早期西方政治思想演变的经典著作。作者还阐述了这两个时期的社会与知识背景,展示了在历史环境之中研究历史文本的独到的研究方法,并对重要的政治词汇和概念进行了追根溯源的梳理。

作者简介

昆廷·斯金纳 生于1940年,剑桥大学现代史专业教授,政治思想史“剑桥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对文艺复兴时代的共和主义思潮及其对英国和美国革命的影响作出了开创性的分析。代表作《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于1979年获得沃尔夫森史学奖,并入选《泰晤士报文学副刊》五十年最具影响力的一百本书。其他著作有:《马基雅维里》、《霍布斯哲学中的理性与修辞》、《自由主义之前的自由》等。

目录信息

上卷目录 文艺复兴

前言……………………………………………………………………………………………………
致谢……………………………………………………………………………………………………
凡例……………………………………………………………………………………………………

第一部分 文艺复兴的起源

第一章 自由的理想…………………………………………………………………………………
城市共和国和帝国…………………………………………………………………………
城市共和国和教廷…………………………………………………………………………
第二章 修辞学与自由………………………………………………………………………………
专制君主的兴起……………………………………………………………………………
书信写作技巧的发展………………………………………………………………………
人文主义的出现……………………………………………………………………………
以修辞学方法为自由进行的辩护…………………………………………………………
第三章 经院哲学与自由……………………………………………………………………………
对经院哲学的反应…………………………………………………………………………
经院哲学观点为自由所作的辩护…………………………………………………………

第二部分 意大利文艺复兴

第四章 佛罗伦萨文艺复兴…………………………………………………………………………
对自由的分析………………………………………………………………………………
古典价值的恢复……………………………………………………………………………
“美德”的概念……………………………………………………………………………
真正具有美德的人的力量…………………………………………………………………
人文主义者和文艺复兴……………………………………………………………………
第五章 君主的时代…………………………………………………………………………………
君主政府的胜利……………………………………………………………………………
人文主义者的君主政府理想………………………………………………………………
马基雅维里对人文主义的批评……………………………………………………………
第六章 残存的共和价值……………………………………………………………………………
共和主义的中心……………………………………………………………………………
经院哲学的贡献……………………………………………………………………………
人文主义的贡献……………………………………………………………………………
马基雅维里的贡献…………………………………………………………………………
共和主义自由的终结………………………………………………………………………

第三部分 北方的文艺复兴

第七章 人文主义学术的传播………………………………………………………………………
人文主义者的迁移…………………………………………………………………………
人文主义和法学研究………………………………………………………………………
人文主义和《圣经》学……………………………………………………………………
第八章 对人文主义政治思想的接受………………………………………………………………
作为顾问的人文主义者……………………………………………………………………
时代的种种不公正现象……………………………………………………………………
美德的中心地位……………………………………………………………………………
领导的品质…………………………………………………………………………………
教育的作用…………………………………………………………………………………
第九章 人文主义者对人文主义的批评……………………………………………………………
人文主义和为战争所作的辩护……………………………………………………………
人文主义和国家理性………………………………………………………………………
《乌托邦》和对人文主义的批评…………………………………………………………

参考书目………………………………………………………………………………………………
索 引…………………………………………………………………………………………………


下卷目录 宗教改革

第一部分 专制主义和路德的宗教改革

第一章 路德教义的原则……………………………………………………………………………
神学前提……………………………………………………………………………………
政治含义……………………………………………………………………………………
第二章 路德教义的先驱……………………………………………………………………………
人的不足之处………………………………………………………………………………
教会的缺点…………………………………………………………………………………
教会的权力:神学的论战…………………………………………………………………
教会的权力:一般信徒的反叛……………………………………………………………
第三章 路德教义的传播……………………………………………………………………………
早期的宣传家………………………………………………………………………………
激进派的叛教………………………………………………………………………………
世俗当局扮演的角色………………………………………………………………………
贯彻宗教改革………………………………………………………………………………

第二部分 立宪主义和反宗教改革

第四章 立宪主义的背景……………………………………………………………………………
教会会议至上主义的传统…………………………………………………………………
法律传统……………………………………………………………………………………
第五章 托马斯主义的复活…………………………………………………………………………
托马斯主义者和他们的敌人………………………………………………………………
关于教会的学说……………………………………………………………………………
关于政治社会的理论………………………………………………………………………
对异端分子的答复…………………………………………………………………………
第六章 立宪主义的局限性…………………………………………………………………………
激进的看法…………………………………………………………………………………
专制主义的看法……………………………………………………………………………

第三部分 加尔文主义和革命理论

第七章 反抗的义务…………………………………………………………………………………
路德教派的激进主义的发展………………………………………………………………
路德教派对加尔文主义的影响……………………………………………………………
加尔文主义的激进主义的发展……………………………………………………………
第八章 胡格诺派革命的来龙去脉…………………………………………………………………
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景………………………………………………………………………
专制主义的成长……………………………………………………………………………
重申立宪主义………………………………………………………………………………
蒙田和斯多噶主义…………………………………………………………………………
博丹和专制主义……………………………………………………………………………
第九章反抗的权利…………………………………………………………………………
摈弃平民革命………………………………………………………………………………
诉诸成文法…………………………………………………………………………………
诉诸自然法…………………………………………………………………………………
为平民革命辩护……………………………………………………………………………

结 语…………………………………………………………………………………………………

参考书目………………………………………………………………………………………………
索 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 昆汀•斯金纳 (上)文艺复兴 前言——写作本书的三个宗旨:第一,扼要介绍有关中世纪后期和现代早期政治思想的主要著作;第二,利用中世纪后期和现代早起的政治学说来阐明比较笼统的历史主题,昆汀说道,正是在13世纪后期到16世纪末这一时期内,从“维...  

评分

第三遍读了,不过之前没做笔记等于白读。前言和前两部分。 前言 斯金纳在前言中交待说,他写这本书有三个目的:1、写一部扼要介绍中世纪后期和现代早期政治思想的著作;2、利用这一时期的政治学说来说明现代国家概念的大致形成过程;3、示范一种对待历史文本的方式。 斯金纳对...  

评分

与施特劳斯学派在国内学界的风光无限相比,剑桥学派多少显得有点冷清。其中的道理不难明白,施特劳斯学派在提倡“经典细读、慢读”的原则下,实则有一种“天下之道、舍我其谁”的傲慢,可以让青年学人产生一种学术自负感。如今投身于施派门下的青年学人,其门户之见日深,比之...  

评分

《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又译《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译者为段胜武等。此版本的翻译尚可,有兴趣的学友可对照商务版本,两者的差别不难看出。 透露一点小道消息,貌似译者段胜武弃学术而从商了。呵呵  

评分

[英]昆廷·斯金纳.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M].段胜武 张云秋.等.译.1989.求实出版社 前言 ·书写的目的: 【概述著作】对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政治思想方面的主要著作作一概述。 【揭示主题】运用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的政治理论来阐明更具普遍意义的历史主题,揭示现代国家概念。1...  

用户评价

评分

呈现了政治发展为以“国家”为核心的现代政治的演进,追溯了中世纪和罗马法两个传统,认为现代国家政治的思想渊源已久,但真正确立是在16世纪英法宗教改革时期。注重intellectual context和historical context,梳理大量作品,辨析概念、观点与革新推进处,并与历史事件穿插。全书似乎都在对观洛克《政府论》,应当是为了追溯《政府论》中的思想源流,今后可以多了解。扣掉一星是感觉分析还不够深刻,更多是在大框架下的梳理排序(如各思想中现代因素如何逐步增强,又如因政治形势变化而采取的不同策略及相应思想),当然也可能是相对今日大家的政治理解,16世纪思想家本身深刻而成体系的就不多?对新学期论文应当很有帮助,具体细节需重读。

评分

以历史的笔法反对历史主义,将政治哲学史与观念/概念史的研究统一于史料的梳理之中:思想家不再作为被评注者,而是历史上的存在者。所谓历史上的对话不是发生在相对的空间内,而是在政治学史的演变中找到具备相同核心的线性演进。上下册讨论集中于“国家”概念的诞生,上册对文艺复兴的讨论,内容相对单一;下册的宗教改革,无论在纵向还是横向,都相当庞杂,但能在其中还能爬梳出思想概念的诞生,恐只有斯金纳了。

评分

上卷

评分

2017.5/12讀過。

评分

第一次认真读上卷《文艺复兴》才真切感受到斯金纳的厉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