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晖自选集

汪晖自选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汪晖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1997
价格:29.50/38.00
装帧:
isbn号码:9787563324828
丛书系列:跨世纪学人文存
图书标签:
  • 汪晖
  • 思想史
  • 现代性
  • 思想
  • 学术
  • 中国思想
  • 社会理论
  • 中国
  • 汪晖
  • 思想
  • 学术
  • 文化
  • 社会
  • 理论
  • 批评
  • 中国
  • 现代
  • 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汪晖,1959年10月生,江苏扬州人。曾就学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著作有:《反抗绝望——鲁迅的精神结构与<呐喊><彷徨>研究》(1991)、《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1994)、《死火重温》(2000)、《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2004)等。

目录信息

自序
韦伯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
1.谁的现代性?——现代性的词源及其历史演变
2.现代性、新教传统与西方理性主义——中国研究的方法
3.理性化问题与《中国宗教》的论述结构
4.对现代化理论的质疑——语言的历史约定、文化间的交往行为与社会史方法
个人观念的起源与中国的现代认同
1.引论:个人、集体与现代认同
2.章太炎:个体、自性及其对“公”的世界观的批判(1906-1910年间的思想)
——个体概念为什么是临时性的没有内在深度的?
3.鲁迅(上):个人、自我及其对启蒙主义历史观的否定与确认(1903-1924年间的思想)
4.鲁迅(下):自我的困境与思想的悖论
——“在”而“不属于”两个社会(1920-1936年间的思想)
科学的观念与中国的现代认同
1.中国近现代思想中的“科学”概念及其使用
2.吴稚晖与中国反传统主义的科学观
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
1.引言
2.“五四”启蒙运动的“态度的同一性”
3.“五四”启蒙运动的意识危机
地方形式、方言土语与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形式”的论争
1.作为“民族形式”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民族主义政治与文学问题
2.“地方形式”概念的提出及其背景
——战争对乡村与都市关系的重构
3.“地方性”与“全国性”问题
4.方言问题与现代语言运动
5.“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否定之否定
主要著述一览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恕我浅薄 最近读了此书,非常讶异。 作为新左的领军人物之一,汪晖先生无论如何也算得上中国思想界的代表。然而在其自选的学术著作中,却无处不是学术问题。 随便举个例子: 在《个人观念的起源与中国的现代认同中》开篇就有一段: 现代人不再把这些普遍性个年来表述的问...  

评分

恕我浅薄 最近读了此书,非常讶异。 作为新左的领军人物之一,汪晖先生无论如何也算得上中国思想界的代表。然而在其自选的学术著作中,却无处不是学术问题。 随便举个例子: 在《个人观念的起源与中国的现代认同中》开篇就有一段: 现代人不再把这些普遍性个年来表述的问...  

评分

汪晖在其97年出版的自选集中收录了以下五篇文章:“韦伯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个人观念的起源与中国的现代认同“、”科学的观念与中国的现代认同 “、”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以及”地方形式、方言土语与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形式’的论争“。文集包括其80年代...

评分

汪晖在其97年出版的自选集中收录了以下五篇文章:“韦伯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个人观念的起源与中国的现代认同“、”科学的观念与中国的现代认同 “、”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以及”地方形式、方言土语与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形式’的论争“。文集包括其80年代...

评分

汪晖在其97年出版的自选集中收录了以下五篇文章:“韦伯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个人观念的起源与中国的现代认同“、”科学的观念与中国的现代认同 “、”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以及”地方形式、方言土语与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形式’的论争“。文集包括其80年代...

用户评价

评分

一般。

评分

难读。把思想放回历史中。

评分

难读。把思想放回历史中。

评分

读了论韦伯那篇,讨要东西的时候很直白了,但是由于对于批判对象缺少起码的诚意(尤其体现在对其方法论的无知上),以致任何一位韦伯研究者都很难承认他有权利要这些东西。其实很多当代思想者有类似的缺陷,思辨性被身体性阻碍了,若不是这样明明可以给出更牵动而非煽动的思想之力。

评分

读了论韦伯那篇,讨要东西的时候很直白了,但是由于对于批判对象缺少起码的诚意(尤其体现在对其方法论的无知上),以致任何一位韦伯研究者都很难承认他有权利要这些东西。其实很多当代思想者有类似的缺陷,思辨性被身体性阻碍了,若不是这样明明可以给出更牵动而非煽动的思想之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