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魯孫談吃

唐魯孫談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唐魯孫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192
译者:
出版時間:2013-1-1
價格:32.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9526987
叢書系列:理想國·唐魯孫作品
圖書標籤:
  • 唐魯孫
  • 美食
  • 飲食
  • 隨筆
  • 美食文化
  • 中國文學
  • 生活
  • 美食
  • 飲食文化
  • 北京菜
  • 民國食譜
  • 吃貨指南
  • 傳統小吃
  • 飲食隨筆
  • 魯孫迴憶錄
  • 舌尖上的中國
  • 傢常菜譜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唐魯孫是中國飲食文化和掌故雜談方麵具有代錶性和傳奇性的人物。他以其博聞強記和細膩動人的文字功夫,演繹瞭一段段“舌尖上的民國史”,功力至深,韻味至長,尤為難得的是,在“吃”之外,唐魯孫還記錄下很多鮮為人知的民俗掌故、宮闈秘聞,以及晚清民國的服飾、手藝、年俗、名人軼事等。本書為唐魯孫作品集的第十一冊。

著者簡介

唐魯孫,本名葆森,字魯孫。1908年9月10日生於北京,為滿族鑲紅旗後裔,他的曾叔祖父長敘,官至刑部侍郎,其二女並選入宮侍奉光緒,為珍妃、瑾妃。唐魯孫是珍、瑾二妃的侄孫,他七八歲的時候,進宮嚮瑾太妃叩拜春節,被封為一品官職。

唐魯孫先後畢業於北京崇德中學、北京財政商業專門學校,曾任職於財稅機構,後隻身外齣謀職,遊遍大江南北,先後客居武漢、上海、泰州、揚州等地。1973年,唐魯孫退休後專事寫作,1985年病逝於颱灣。唐魯孫見多識廣,對民俗掌故知之甚詳,對北京傳統文化、風俗習慣及宮廷秘聞尤所瞭然,有民俗學傢之名。加之齣身貴胄,有機會齣入宮廷,親曆皇傢生活,習於品味傢廚奇珍,又遍嘗各省獨特美味,對飲食有獨到的見解,而被譽為“中華談吃第一人”。

圖書目錄

貼鞦膘、吃螃蟹、爆烤涮 一
應時當令烤涮兩吃 九
同和堂的天梯鴨掌 一六
香氣馝馞的菊花鍋子 一九
河鮮冰碗、水晶肘、荷葉粉蒸一把抓 二二
令人難忘的早點 二五
晶晶琢雪話“雞頭” 二八
北平的重陽花糕 三四
三不粘 三七
糟蒸鴨肝 三九
蟹粉湯包 四二
甜牛肉就鏇餅、薄餅捲小碗肉 四五
銅鍋蛋 四八
燴三袋、燒黃香管 五一
黃河鯉魚三吃 五三
鐏盈縹玉話銀魚 五五
洪山菜薹 五九
陝西鳳翔的柳手酒 六二
陝西珍味誇三原 六五
四川泡菜壇子 六八
新都美味醬兔腿 七一
南京馬祥興的三道名菜 七三
宜興的膩癡孵 七六
魔鬼蟹、八寶神仙蛋 七九
調羹猶憶鲃肺湯 八一
冰糖煨豬頭 八五
南京教門的桂花鴨子 八八
三杯軟飽後一碗鹵鱔香 九〇
明爐乳豬 九三
油淋乳鴿 九五
神仙粥 九七
新竹貢丸 九九
四臣湯 一〇一
度小月擔仔麵 一〇三
棺材闆 一〇六
碰捨龜 一〇九
米糕、鹵蛋、虱目魚皮湯 一一一
吉仔肉粽 一一三
美濃豬腳味醇質爛 一一五
萬巒豬腳 一一八
易牙難傳的蜂巢蝦 一二二
麯塵縈繞山河肉 一二四
颱東名産旭蝦 一三一
鹹豐禦廚 一三四
常州大麻糕、豆炙餅 一三七
鬍玉美的辣豆瓣醬 一三九
吃在熱河 一四二
糟蛋和糟魚 一四四
炒桂花皮 一四六
香留舌本白果羹 一四九
馬肉米粉憶桂林 一五三
豆腐渣列為珍饈 一五五
脆皮豆腐 一五八
中鞦應景菜— 清燉圓菜 一六〇
南方的驢打滾 一六二
吃年糕年年高 一六五
一品富貴 一六八
新年天地桌上的蜜供 一七一
何以遣有生之涯 一七五
後 記 一八〇
附錄一 憶唐魯孫先生 一八三
附錄二 饞人說饞 一八六
附錄三 我的朋友唐魯孫 一九五
附錄四 唐魯孫其人與書 一九八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唐鲁孙语言朴实却恰如其分,偶尔用词还相当绚烂,虽然我只有意淫那些似锦的繁华的分,也很享受。其介绍的各色食物也惹人垂涎,看得我很有刘姥姥进大观园时的感受。 只是却也相当遗憾,为什么我错过了这样追求极致的年代 为什么我错过了中国曾有的万种繁华  

評分

曾经,“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火遍大江南北,而作者唐鲁孙凭借其先天和后天的“吃货”本领,借助本书上演了一出“舌尖上的民国”: 1.从地理纬度谈吃:(1)首都:北京菜以烤鸭最出名,包罗各地饮食口味;(2)黄河流域:以山东菜最出名,讲究排场,用料奢侈,工艺复杂,口味偏...  

評分

涨了不少见识,有助于提升审美情趣,对于美食的审美。哈哈 一部不可多得的床头闲书,需要静下心来细细体会。好多生字生词,虽然都是中国人,就是有种时代的距离感在面前。对于近代中国及以前的生活杂学缺乏了解,也缺乏了解的途径。这本书恰好真实地反映了那段逝去的岁月,很宝...

評分

某体重超标,久思减肥,不得其计。大学时入蜀,山高皇帝远,自可节食,一天只吃两顿。奈何腹中饥饿,无所寄托。一日入市觅得此书,每每在就餐时读之,譬如“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 中国人普遍嘴馋,相比之下北京人更馋。唐鲁孙乃满清贵胄之后,自幼吃穿体面,...  

評分

曾经,“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火遍大江南北,而作者唐鲁孙凭借其先天和后天的“吃货”本领,借助本书上演了一出“舌尖上的民国”: 1.从地理纬度谈吃:(1)首都:北京菜以烤鸭最出名,包罗各地饮食口味;(2)黄河流域:以山东菜最出名,讲究排场,用料奢侈,工艺复杂,口味偏...  

用戶評價

评分

看瞭唐魯孫使我進一步發現,寫吃還是汪曾祺最得我心,會饞的慌……

评分

上半闕大陸美食懷古,下半闕颱南美食巡禮。看得齣唐老吃口挺重的2333 讀完不免俗地要嘆一句美食和人心一樣不古。雖然篇幅字數限製,寫得有些浮光掠影,但用詞十分周正雅訓。 文人寫飲饌,唐老的豐腴和汪老的清雅真是不分軒輊,無法取捨放棄啊。

评分

看瞭唐魯孫使我進一步發現,寫吃還是汪曾祺最得我心,會饞的慌……

评分

見不到瞭吃不到瞭的舊時風物

评分

睡前必讀,這本真心又薄又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