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唐魯孫 美食 飲食 隨筆 吃 美食文化 中國文學 生活
发表于2025-02-02
唐魯孫談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唐魯孫是中國飲食文化和掌故雜談方麵具有代錶性和傳奇性的人物。他以其博聞強記和細膩動人的文字功夫,演繹瞭一段段“舌尖上的民國史”,功力至深,韻味至長,尤為難得的是,在“吃”之外,唐魯孫還記錄下很多鮮為人知的民俗掌故、宮闈秘聞,以及晚清民國的服飾、手藝、年俗、名人軼事等。本書為唐魯孫作品集的第十一冊。
唐魯孫,本名葆森,字魯孫。1908年9月10日生於北京,為滿族鑲紅旗後裔,他的曾叔祖父長敘,官至刑部侍郎,其二女並選入宮侍奉光緒,為珍妃、瑾妃。唐魯孫是珍、瑾二妃的侄孫,他七八歲的時候,進宮嚮瑾太妃叩拜春節,被封為一品官職。
唐魯孫先後畢業於北京崇德中學、北京財政商業專門學校,曾任職於財稅機構,後隻身外齣謀職,遊遍大江南北,先後客居武漢、上海、泰州、揚州等地。1973年,唐魯孫退休後專事寫作,1985年病逝於颱灣。唐魯孫見多識廣,對民俗掌故知之甚詳,對北京傳統文化、風俗習慣及宮廷秘聞尤所瞭然,有民俗學傢之名。加之齣身貴胄,有機會齣入宮廷,親曆皇傢生活,習於品味傢廚奇珍,又遍嘗各省獨特美味,對飲食有獨到的見解,而被譽為“中華談吃第一人”。
寫美食記裏麵覺得吃得最多最精道的人
評分唐老寫吃,是妙在那些掌故,畢竟貴族世傢,輕描淡寫就從字裏行間感到一種隨意自在。看這“白描”未必會有垂涎三尺的饞,卻特彆能體會一種老北平的氣息,更有一縷鄉愁的詩意。
評分汪曾祺、梁實鞦的食話,其實都是“藉吃寫人”,像小說,寫的是與親友分甘同味的美好迴憶。身為八旗貴胄的唐魯孫,則更注重美食本身,兼寫掌故。兩種路數同樣好看,讀來滋味綿長。
評分唐老師會吃,也會聊,滿口口水。
評分唐魯孫世澤名門之後,不似汪曾祺鄉野筆恣(除吃,還能跑警報),重在掌故講究(老北平那一套,他是旗人)。 唐魯孫寫得的確是吃,但玩的是應酬交遊,講究閤矩,博聞強記這一路。汪曾祺寫的是饞,走的是青菜茨菇,酒菜羈旅,飽肚解饞這一著
我平时喜欢把美食散文当床头读物,有的时候也喜欢深夜看吃播或者做菜的视频,感觉自己特别丧心病狂hhhhh 不过我本人其实是一个食欲并不怎么旺盛的人,在吃上完全不讲究,我可以连续一个月每天吃一样的早餐,也不吃零食,不喝饮料,不吃奶制品,但是我非常欣赏那些喜欢吃、会吃...
評分我平时喜欢把美食散文当床头读物,有的时候也喜欢深夜看吃播或者做菜的视频,感觉自己特别丧心病狂hhhhh 不过我本人其实是一个食欲并不怎么旺盛的人,在吃上完全不讲究,我可以连续一个月每天吃一样的早餐,也不吃零食,不喝饮料,不吃奶制品,但是我非常欣赏那些喜欢吃、会吃...
評分唐鲁孙系列应该算是谈吃的书里边比较孤独的一种,封面上冠着“中华谈吃第一人”。如果就所谈食物的稀罕精妙程度来说,这个称号倒也不假。 他是晚清贵族的出身,镶红旗的八旗子弟,两个族姑祖母入宫做了光绪的珍妃、瑾妃,用现在的说法是不折不扣的“官二代+富二代”。虽说生...
評分涨了不少见识,有助于提升审美情趣,对于美食的审美。哈哈 一部不可多得的床头闲书,需要静下心来细细体会。好多生字生词,虽然都是中国人,就是有种时代的距离感在面前。对于近代中国及以前的生活杂学缺乏了解,也缺乏了解的途径。这本书恰好真实地反映了那段逝去的岁月,很宝...
評分唐鲁孙是珍妃的侄孙,家学渊源其来自有——关键是,他吃了,还会欣赏;叫好了,还能记住。隔了几十来年,退休后回忆起哪一年在国内(他1946年去的台湾——得亏去了)哪个城市哪条街的哪家店吃了哪位厨师做的哪道拿手菜,还是门儿清!纵然可以归结于他“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
唐魯孫談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