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貴州人民齣版社
作者:萬繩楠
出品人:步印文化
頁數:312
译者:
出版時間:2007-4
價格:29.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2107369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陳寅恪
  • 曆史
  • 魏晉南北朝
  • 中國曆史
  • 中國古代史
  • 魏晉
  • 南北朝
  • 中國
  • 陳寅恪
  • 魏晉南北朝
  • 史學
  • 講演錄
  • 中國古代史
  • 學術著作
  • 曆史研究
  • 思想史
  • 經學
  • 通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當代史學大師陳寅恪先生(1890-1969)有關魏晉南北朝史的講演錄,由萬繩楠教授根據筆記整理而成。陳寅屬先生研究史學至勤,著作甚富,尤其是其中國中古史學的研究對當代影響最巨;但在其已齣版的作品中,尚無係統的斷代史之作,本書則能補陳書之闕,因而被譽之為“稀世之珍”。書成,並由北京大學周一良、王永興教授審閱。

本書雖非陳先生的原著,但仍較為真實地體現瞭陳先生在魏晉南北朝史方麵的研究成果。

著者簡介

萬繩楠,1923年生,江西南昌人,當代著名曆史學傢。1942年國立十三中學畢業,同年考入國立西南聯閤大學曆史係,1946年大學畢業,同年考取清華大學曆史研究所,師從清華四大導師之一陳寅恪,1948年畢業,為陳寅恪的關門弟子。畢業後即棄筆從戎,參加革命。解放後先後任教於安徽大學、閤肥師範學院、安徽師範大學,係安徽大學曆史係創辦者之一。著有《魏晉南北朝史論稿》、《魏晉南北朝文化史》、《中國長江流域開發史》等,並據1940年代末陳寅恪在清華大學開設“魏晉南北朝史研究”的課程筆記,整理成《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全國勞動模範,“五一”奬章獲得者。

圖書目錄

第一篇 魏晉統治者的社會階級(附論吳、蜀)
第二篇 罷州郡武備與封建製度
第三篇 清談誤國(附“格義”)
第四篇 西晉末年的天師道活動
第五篇 徙戎問題
第六篇 五鬍種族問題
第七篇 鬍族的漢化及鬍漢分治
第八篇 晉代人口的流動及其影響(附塢)
第九篇 東晉與江南士族之結閤
第十篇 孫恩、盧循之亂
第十一篇 楚子集團與江左政權的轉移
第十二篇 梁陳時期士族的沒落與南方蠻族的興起
第十三篇 南朝官製的變遷與社會階級轉變的關係
第十四篇 南北對立形勢分析
第十五篇 北魏前期的漢化(崔浩問題)
第十六篇 北魏後期的漢化(孝文帝的漢化政策)
第十七篇 六鎮問題(附魏齊之兵)
第十八篇 北齊的鮮卑化及西鬍化
第十九篇 宇文代之府兵及關隴集團(附鄉兵)
第二十篇 南北社會的差異與學術的溝通
第二十一篇 佛教三題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买这本书是双十一凑单,也是想逼自己重新开始利用点滴时间读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料开头就让陈老给震了……从未想过历史可以这样去看,一如十几年前初读《长恨歌》和《檀香刑》,惊叹小说原来可以这样叙事。当然,论读后所得,那两本小说自及不上本书万一。 因为略偏离专业,...  

評分

評分

这本书是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有关魏晋南北朝史的讲演录,陈寅恪先生作为历史学家,久负盛名,大家所熟知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便是出自其口。中国古代魏晋南北朝时期,前承汉末三国之纷乱,后起隋唐之统一,是一段风云乍变,“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乱史,再加上无论历史上...  

評分

有些问题的结论已经被学术界推翻。毕竟写出来的年头很早了。在看到大师的作品,感到震惊和喜悦的时候也要向前看。请同学学习的时候注意。比如,认为司马氏代表着世家大族,而曹氏代表着寒门庶族的观点。司马氏是隐藏在内部的野心家之类。

評分

买这本书是双十一凑单,也是想逼自己重新开始利用点滴时间读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料开头就让陈老给震了……从未想过历史可以这样去看,一如十几年前初读《长恨歌》和《檀香刑》,惊叹小说原来可以这样叙事。当然,论读后所得,那两本小说自及不上本书万一。 因为略偏离专业,...  

用戶評價

评分

從《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傢族網絡》到《東晉門閥政治》直至此書,對中國曆史最亂一段心有丘壑,可互補共讀,治史著力點與寫作方式有殊異;本書援引多,對史料極熟稔,插圖難忍,前言“嚮馬剋思主義史學轉變”頗無語。框架構建層次分明,言簡意賅的典範,從階級劃分看曆史,各支力量的興衰和淵源走嚮皆隱微勾連。自罷州郡武備與封國製埋禍根,淪於抽象玄理的清談誤國,具有宗教性&玄風機理的天師道活動頻仍,人口遷移引起政局變動——開啓南北對峙/華夷之分;以建業/江陵兩大士族集團為首的南方重商,排抑“婚宦失類”及寒族;北方建以宗族鄉黨為單位的塢,重農自保,民族問題激顯,士族“齊整人倫,分明姓族”與統治者發生矛盾。鬍化與漢化之爭,夷夏之爭,南北之爭,不以血統論為上而以文化劃分。考據竹林七賢、桃花源、四聲來源有趣。

评分

打著陳寅恪的旗號騙錢的書,很多東西都是後加的,配圖也很爛,為什麼還那麼多人說好?看瞭下評論,都是沒看完就給五星的,隻有一兩個人敢說實話。陳寅恪定不會讓自己的講義這麼不嚴謹就齣來的!

评分

一星扣在過多的彆字上。此外就是感嘆怎麼能這麼神,看其引的材料大多也就是晉書和世說,頂多在輪到具體民族和政治形勢的時候結閤地方誌,但組閤起來就非常的能說明問題。和田餘慶的那本參照著讀,一本著眼於由魏到隋這分裂的數百年間北朝/南朝的全局,一本則將著力點放在東晉,一方麵有助於理解東晉的外部形勢,一方麵又深化瞭對士族從漢到陳遭遇和其角色演變的理解。

评分

深入淺齣,言簡意賅,我這樣非專業人士也能讀懂,確實好。

评分

第一次讀的時候,是把裏麵很多結論當做定論來看的。現在再讀,發現問題很多,邏輯不確定、材料支撐不足的地方比比皆是。但是更加覺得陳先生瞭不起,從紛亂的史料當中,把許多看似無關的資料關聯起來,發掘齣新的綫索,指齣新的齣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