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陳寅恪 曆史 魏晉南北朝 中國曆史 中國古代史 魏晉 南北朝 中國
发表于2025-02-02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是當代史學大師陳寅恪先生(1890-1969)有關魏晉南北朝史的講演錄,由萬繩楠教授根據筆記整理而成。陳寅屬先生研究史學至勤,著作甚富,尤其是其中國中古史學的研究對當代影響最巨;但在其已齣版的作品中,尚無係統的斷代史之作,本書則能補陳書之闕,因而被譽之為“稀世之珍”。書成,並由北京大學周一良、王永興教授審閱。
本書雖非陳先生的原著,但仍較為真實地體現瞭陳先生在魏晉南北朝史方麵的研究成果。
萬繩楠,1923年生,江西南昌人,當代著名曆史學傢。1942年國立十三中學畢業,同年考入國立西南聯閤大學曆史係,1946年大學畢業,同年考取清華大學曆史研究所,師從清華四大導師之一陳寅恪,1948年畢業,為陳寅恪的關門弟子。畢業後即棄筆從戎,參加革命。解放後先後任教於安徽大學、閤肥師範學院、安徽師範大學,係安徽大學曆史係創辦者之一。著有《魏晉南北朝史論稿》、《魏晉南北朝文化史》、《中國長江流域開發史》等,並據1940年代末陳寅恪在清華大學開設“魏晉南北朝史研究”的課程筆記,整理成《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全國勞動模範,“五一”奬章獲得者。
陳旭麓先生說史識是治史的眼睛,這部講稿無疑是寅恪先生遠見卓識的最好體現,如鬍人種族的兩種現象,東漢以來評價人物的兩條標準,崔浩之死的原因等等,多體現精深淵富的考證、一言中的的觀點以及高屋建瓴的總結。
評分從《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傢族網絡》到《東晉門閥政治》直至此書,對中國曆史最亂一段心有丘壑,可互補共讀,治史著力點與寫作方式有殊異;本書援引多,對史料極熟稔,插圖難忍,前言“嚮馬剋思主義史學轉變”頗無語。框架構建層次分明,言簡意賅的典範,從階級劃分看曆史,各支力量的興衰和淵源走嚮皆隱微勾連。自罷州郡武備與封國製埋禍根,淪於抽象玄理的清談誤國,具有宗教性&玄風機理的天師道活動頻仍,人口遷移引起政局變動——開啓南北對峙/華夷之分;以建業/江陵兩大士族集團為首的南方重商,排抑“婚宦失類”及寒族;北方建以宗族鄉黨為單位的塢,重農自保,民族問題激顯,士族“齊整人倫,分明姓族”與統治者發生矛盾。鬍化與漢化之爭,夷夏之爭,南北之爭,不以血統論為上而以文化劃分。考據竹林七賢、桃花源、四聲來源有趣。
評分在從上海迴成都的飛機上讀完瞭此書,無條件評五星。
評分一星扣在過多的彆字上。此外就是感嘆怎麼能這麼神,看其引的材料大多也就是晉書和世說,頂多在輪到具體民族和政治形勢的時候結閤地方誌,但組閤起來就非常的能說明問題。和田餘慶的那本參照著讀,一本著眼於由魏到隋這分裂的數百年間北朝/南朝的全局,一本則將著力點放在東晉,一方麵有助於理解東晉的外部形勢,一方麵又深化瞭對士族從漢到陳遭遇和其角色演變的理解。
評分第一次讀的時候,是把裏麵很多結論當做定論來看的。現在再讀,發現問題很多,邏輯不確定、材料支撐不足的地方比比皆是。但是更加覺得陳先生瞭不起,從紛亂的史料當中,把許多看似無關的資料關聯起來,發掘齣新的綫索,指齣新的齣路。
说实话,我对那些利用幽默风趣讲故事方式来讲历史的人是又爱又恨,我佩服他们能将历史故事和人物讲的风趣幽默,能让那些本以为历史是无趣且难以接近的人发现历史的趣味,就像易中天与当年明月一般,他们的书让我周围那些爱看言情,玄幻小说的男女接触并走进的历史。 ...
評分翻《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看到一张竹林七贤的石刻拓本。年代未知,画工粗糙,人物也不对。七人中次幼的阮咸五绺长髯,叔父阮籍却被画成颌下无须的少年,是倒了辈分,错了长幼。古往今来以七贤为主题的画作多极了,不知为何会选这张。 阮籍名头太大,没什么可补充的。青白眼...
評分当我端着它准备去厕所的时候,我想发这样一条状态: 所谓堕落就是以前端着一本《庄子》的打印小册子可以在厕所里蹲半个小时,现在拿一本《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五分钟就出来了。 而事实是,四十分钟以后我才艰难地撑起麻木的双脚走出来。 这书的浅显当然是原因之一。看《元...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