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4月25日清晨,崇祯缢死煤山,李自成占领紫禁城。6月7日,满清摄政王多尔衮进入北京6月19日,朱由崧在南京正式即皇帝位,改元弘光。南北两京遂展开了最终对垒。本书将仅存一年的南明弘光朝作为对象,从军事、经济、政治、文化、人事诸方面展开深入论述,作者秉承“史传叙事其表,思悟认知其里”的宗旨,用富于感染力的文字,描述史事时大开大阖,奇崛跌宕,令人荡气回肠;又以有力的思想认识方式,清晰地梳理出历史表象后面的深刻内涵。
李洁非 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先后在新华社、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供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从事当代文学批评,后转向专项研究,兼事小说、随笔和史传写作。
在我个人对中国历史的阅读中,南明历史长期是个空白,想必如我一样的朋友不在少数。在很多人眼中,明朝历史在崇祯皇帝煤山自尽的一刻就已经结束了,毕竟,这一幕太悲壮,而所谓的“南明”,存续的时间又太短,短到我们甚至没有时间将它与刚刚灭亡的那个明朝联系起来。因此,李...
评分 评分在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有一情节印象较深。就是袁世凯在为自己称帝找了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中国实行了数千年的帝制,老百姓早已习惯了上面有一个皇帝,现在实行共和没有了皇帝了,老百姓反而不习惯了。袁的这一认知,应该说还是很有市场的。所以,本书的作者认为,长久以...
评分在我个人对中国历史的阅读中,南明历史长期是个空白,想必如我一样的朋友不在少数。在很多人眼中,明朝历史在崇祯皇帝煤山自尽的一刻就已经结束了,毕竟,这一幕太悲壮,而所谓的“南明”,存续的时间又太短,短到我们甚至没有时间将它与刚刚灭亡的那个明朝联系起来。因此,李...
评分一如既往,作者纵览群书,旁征博引地叙述那个沧海横流、鱼烂瓜溃的明季世,以极本穷源的态度,洞幽察微地分析了明朝亡国之因,也借由南明短暂的历史,方方面面地还原了那段历史的概况,写尽了明末文人、朝臣、百姓的苦痛与伤悲。 苛政猛于虎啊,历史是惨痛而荒谬的。读来数番泪...
作者关于明朝赋税的观点很新颖很好
评分看完序言再翻翻,就扔到机场垃圾桶给行李减重了。作者大言炎炎说不要以以理入史学,又说50年代后明清史学研究无一可观者。自己却抓紧了东南乡绅是自由主义的希望之光,东林集团是制衡君权实现民主大转型的命运之火。这种在翔里找玉米粒的本事和他看不上的那些学者倒是心有戚戚焉。
评分作者于明清史事浸淫颇深,知人论世时出新意,然于泰西思想源流不甚了然,未解西人君宪共和本末,故惑于明季一二新思,以为非满人入主,士君子主政,将有民主出焉,自由兴焉,亦不知己身在梦中耳。
评分对顾诚史作颇有不屑之意,对本朝也有不少影射,提出的明季政治转型之路或许只是一厢情愿,但由此出发对以清代明的批判深了一层。
评分这本比第一册《龙床》写的好,仍然是大量吸取了学术成果的叙事性作品,但在保持严谨水准的基础上,更富“文学性”,特别是写弘光朝的“冷淡”,分析明末南北方人不同的做派原因等比较有趣。缺点仍然是文人谈史,不专业,好议论,多联想,喜影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