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通过中西现代观念差异的比较研究,总结出不同于史学界公认的另一种划分中国近代、现代和当代的思想史分期方案。此外,通过数据库的应用,突破了过往思想史研究以代表人物或著作为分析依据的局限,开启以例句为中心的观念史研究新方法,使研究结果变为可以验证的。中国思想史研究前辈王尔敏先生称这一研究方法是“当今哲学界的统计学派”。
《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根据讨论的十大基本观念,整理出十余万字近一百个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意义演变词表。可以说,《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既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政治哲学的重要研究著述,也是十分有用的参考工具书。
金观涛,现任台湾政治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讲座教授。
这书副题为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很吸引人,可能是我没读懂,觉得失望,放弃了。作者建了上亿字的文档数据库,然后统计分析了天下、万国、世界、共和、民主、富强、经济、格致、科学、革命等等术语,爬梳其涵义的引进、演变和定型过程。貌似和字源学方法类似,但是字源...
评分在第一节里,作者反复对比中国的一元式和西方的二元式,但一直没明确说明什么是二元论? 如果中国的一元式按文中所称指的是“以道德为核心的合理性论证”,即理由常识检测,统摄道德,物质,制度等各领域的话, 西方的二元式是指西方公私领域分开,还是指道德和制度无关,还是...
评分 评分这书副题为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很吸引人,可能是我没读懂,觉得失望,放弃了。作者建了上亿字的文档数据库,然后统计分析了天下、万国、世界、共和、民主、富强、经济、格致、科学、革命等等术语,爬梳其涵义的引进、演变和定型过程。貌似和字源学方法类似,但是字源...
评分终于给读完了!!!又多了一点装逼的资本!!!咩哈哈哈~~~
评分这本书试图用关键词和数据库串联起近代史料和他们的论断(基本来自他们1999年那本书),但是材料和论点之间的联系还是太牵强了。经由所谓“观念史图像中的事件”(且不说这些事件和数据的录入本身就有选择性),真的就能还原和阐释“历史的真实性”了么?我对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并不了解,但是我觉得本书这样的方法实在不可靠。当然,撇开方法不谈,里面很多论断单独拿出来看还是很有趣的,也挺有启发性。
评分关键词研究法
评分观念史学的统计学进路,很重要的方法和发现。但究竟太依赖数据库了,叶启政的《均值人与离散人的观念巴别塔》可为矫治。
评分张仲民的批评很对。区区一亿多字的数据库,梁任公一个人能决定一些曲线的走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