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精神

城市的精神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重慶齣版社
作者:[加] 貝淡寜
出品人:
頁數:324
译者:吳萬偉
出版時間:2012-11
價格:3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29055196
叢書系列:知行·視界
圖書標籤:
  • 城市
  • 文化
  • 城市研究
  • 文化研究
  • 社會學
  • 貝淡寜
  • 社會
  • 隨筆
  • 城市文化
  • 精神傢園
  • 人文地理
  • 城市記憶
  • 生活方式
  • 社會觀察
  • 建築美學
  • 城市變遷
  • 市民生活
  • 思想啓迪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從鄉村到城市,從城市到全球,人類正在經曆高度的城市化和全球化的進程,城市的同質化越來越嚴重,漂泊和鄉愁成為人類共同的命運,越來越多的人或主動或被動選擇在城市落腳。如何認識一個城市,如在城市成就自己的美好生活?本書兩位哲學傢用街頭漫步和聊天的方式考察瞭世界最具吸引力的九大城市:耶路撒冷、濛特利爾、新加坡、香港、北京、巴黎、牛津、柏林、紐約,不僅描繪瞭每個城市豐富多彩的曆史,還從小說、詩歌、傳記、旅遊指南、建築標記及作者的親身經曆等多種素材中擷取資料論證其觀點,論述瞭每個城市的精神是如何體現在各自的政治、文化和經濟生活中的,大城市的曆史、文化和政治中探尋九種獨特的城市精神,這些城市通過保有獨特的精神而在全球化過程中保有的獨特的個性,給予在城市生活的人最重要的身份認同,讀者可以看到身處城市的人對城市精神的自豪感是如何抗衡全球化帶來的同質化傾嚮和遏製民族主義泛濫的主題。

著者簡介

貝淡寜 (Daniel A. Bell) 牛津大學哲學博士。常年旅居香港、新加坡和北京。現任上海交通大學誌遠人文藝術學院講座教授,清華大學政治理論教授和比較政治哲學研究中心主任。著有《中國新儒傢》、《超越自由民主》、《民主先生在中國》等書。

艾維 納·德夏裏特 (Avner De-Shalit)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社會科學係主任、馬剋斯·坎佩爾曼民主和人權研究所所長。著有《人民的劣勢和權力:在懷疑時代講授政治哲學》等書。

譯者 吳萬偉,武漢科技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翻譯研究所所長。譯著有《行為糟糕的哲學傢》、《中國新儒傢》、《分配正義簡史》、《大西洋的跨越》等。

圖書目錄

中文版自序 001
前言 001
耶路撒冷:宗教之城 001
當年輕人大量離開耶路撒冷時,令人不禁擔憂這裏納稅人群體太小,無法滿足城市需要。我的一個學生說:崇拜上帝很好,但我們也需要公民。”實際上,這裏提齣的問題是:在沒有公民的情況下,公民精神可能存在嗎?
濛特利爾:語言之城 047
用什麼語言給濛特利爾移民的孩子授課是引起社會衝突的原因。20世紀70年代中期,幾乎所有移民都把孩子送到英語學校,這可以增加經濟機會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樣可以理解的是,這種做法引起說法語的濛特利爾人的不滿,他們正在為自己語言社區的成員爭取平等的經濟前景。
新加坡:建國之城 077
最重要的是,(新加坡)政府放鬆瞭對公民社會的控製,或許政府最終承認充滿活力的結社生活是愛國主義的真正秘密。傢庭和國傢之間中介的協會對愛國主義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它們打破瞭社會孤立,允許人們閤作,發現瞭本來可能被忽略的共同利益和價值觀。
香港:迴歸之城 117
不是香港人不關心窮人,他們隻是不相信國傢福利總是或常常能保護他們的利益。過多的國傢福利破壞經濟發展。其實也存在其他方法保護窮人的利益,如利用普遍認同的傢庭和社會關係。在這個意義上,香港自迴歸中國以後“資本主義製度和生活方式”的加深或許與香港人的主流精神一緻。
北京:政治之城 151
北京人有強烈的公民意識,這個城市充滿瞭國傢的象徵。所以對城市感到自豪也意味著對國傢感到自豪,批評這個城市也意味著批評這個國傢。無論如何,在北京發生的事具有更大的意義。無論政府高官還是著名社會批評傢都住在北京。
牛津:學術之城 177
不守常規或學界人士常說的“盒子之外的思考”,是學習和研究中創造力的基礎。我在這個城市生活瞭一年多之後纔理解,不守常規不僅得到大學而且得到城市的鼓勵。五一節的慶祝活動既有傳統的莫裏斯舞蹈者;也有幾十個居民和學生組成的群體,在早上5點附近學院高塔傳來唱詩班的歌聲時,跳入查爾斯河冰冷的水中遊泳。
柏林:寬容之城 213
實際上,在訪問柏林和研究其曆史的時候,你可能對一個特彆的問題感到睏擾。有時候,它是歐洲最寬容的城市,但它常常又墮落為最不寬容的中心。究竟是什麼讓這個城市在態度上如此極端搖擺呢?
巴黎:浪漫之城 251
浪漫主義有兩種。我們已經討論瞭好萊塢版本的浪漫:來到巴黎愛上它。這是我們采訪的巴黎人拒絕的那種浪漫主義。但是,還有另外一種,我們稱之為“沒有施行巴氏消毒”的浪漫主義,這更接近他們的精神。
紐約:抱負之城 285
公民精神的最完美體現就是在危機時刻。齣售“我愛紐約”口號的努力或許是曆史上最成功的城市品牌塑造活動。但它的成功建立在人們對這個城市及其生活方式的真誠的愛的基礎上。紐約風格的公民精神限製瞭對個人抱負的追求,如果沒有瞭共同體意識,紐約早就被另外一個世界首都超越瞭。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2008年,当我离开广州的时候,一直在思考未来的发展,当时的判断是在哪都一样,不会有什么本质不同。转眼间10年过去了,现在让我再去做判断,估计我不会那么轻易离开广州。倒不是依赖大城市的所谓发展空间和机会,更主要的是大城市集中了更多的人口和资源,会给个人带来更大的...  

評分

拉标题占位,请问国内哪里可以买到港版? 以下内容占位: 在图书馆港台科目看到的,看了几章节,写了作者经历的纽约牛津香港北京耶路撒冷等,是两位作者合著,穿插着。 个人觉得叙事风格是我喜欢的类型,其中观点偏颇与否暂不论,其实更多应归结为个人游记的方式。 我是读到...  

評分

耶路撒冷,仅仅是让这四个字从齿间流出,似乎就已经能够感受到其间的神圣与高傲。作为一座以宗教而闻名的城市,它的名字似乎因为长期被信徒们膜拜,都已经沾染到了些神秘的气息。于是即便对它并不熟知的人,偶然间提到或者是看到,唇齿间轻轻一跳,心中已然出现些不同的感受。 ...  

評分

一、耶路撒冷:宗教之城 对于世俗的人来说(非教徒,并不指没有信仰)来说,耶路撒冷是一个糟糕而危险的城市,尽管它是教徒眼中的圣城,可它残破,贫穷,行为限制及缺少工作机会和娱乐,而且世俗的人不被各种信教社区尊重,甚至会有极端教徒做出侮辱侵犯人权的或是危险的行为。...  

評分

就我个人感觉,虽然还没读完,但是觉得,吴教授该不会是叫他学生来做的翻译吧,读起来很拗口,不流畅。并且,更感觉译者对作者的组织架构、条理主旨没把握到位。有些地方感觉好像是在做单句翻译或者段落翻译! (屎特,竟然还不够字数)不说这书,应该是这译本真不能评论太多了...  

用戶評價

评分

盡管齣於凝練的需要,在任何城市之前冠以特定的形容詞再圍繞其展開敘述都是愚蠢的,城市的豐富性恰在於其難以描述歸納,還好寫得還是很完整的。

评分

中國城市精神能有幾許?未來能彼此區分開來更甚麼?

评分

兩個社群主義者,認為不如給愛國主義換個主語。對城市的愛相對多瞭席文化的絨被,少瞭政權這塊木闆 ,更容易把大傢的心聚在一起——太對瞭。社會學視角嚴謹,做的卻是貼膚的定性研究:人文、曆史、風氣、秉性,真真切切。對每個城市的三四十頁的描述,比任何旅行刊物都能讓我有所感知。

评分

內容的豐富和對城市精神的挖掘非常精彩,最重要的是作者重事實而輕判斷結論,非常精彩,不必多提。但此書定位頗高冷,建議隻讀自己熟悉的城市,如果有喜歡但不甚瞭解的城市,需要先瞭解一下基本情況再讀可能會更好。

评分

城市的性格,市民的精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