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公共知识分子、作家许知远的经典文集,首次收入台湾版部分内容。
这是一次斜穿中国的旅行见闻,作者不仅记录了土地的故事,更为中国定义了属于自己的故事。
梁文道曾评价这本书:“许知远的确是今日中国最具宏观视野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渊博的学识,清醒的洞见,全部化成娓娓道来的故事;既是中国重新定义自己的故事,也是一个青年搜寻自我定位的思索历程。”
许知远,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微电子专业。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现就职于《生活》与《商业周刊》,也是FT中文网与《亚洲周刊》的专栏作家,他还是单向街书店的创办人之一。已出版的作品包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中国纪事》、《我要成为世界的一部分》、《我这一代人的中国意识》、《昨日与明日》、《新闻业的怀乡病》、《醒来》等。
《祖国的陌生人》自序,来自:http://www.mindmeters.com/showlog.asp?log_id=9554 是书籍引发书籍。我记得第一次阅读到《骑在铁公鸡上》时的快乐。 保罗·克鲁在中国的火车上度过了一年之久,从广州到哈尔滨,从上海到新疆……他观察、呼吸、品尝、发呆、焦躁,偶尔尝试交谈。...
评分他见到的那些人那些事,正是我这两年出差所见闻他想说的正是我所想 中国那么大,而我们却那么疲惫 一栋大楼可以推翻重建,一片土地可以征收重规划,一个城市可以淹没再迁移 而更多的人为了生计和微薄的希望背井离乡地四处奔走 对这个土地上的大部分中国人来说,生活意味着一步...
评分毫无疑问.这书看起来很吸引人. 作者从北到南,从中到外的类似游记的东西不知道要赚到多少可以供他在路上飞来飞去,住最好旅店的钱. 无论是白城还是大庆,无论是罗马还是印度, 我始终觉得这只是花一小点时间接触一座城市,接触一两位当地人,就敢把祖国这样的词放到书名上来吸引读者...
评分年前在「书摘」杂志上看到「穿梭在历史的江南」里的一段文字,惊异于作者还可以这样精巧细腻地述说历史,立马就买下了这本书。 第一篇「向南方」看了几页,作者书写自己从爱辉到腾冲斜穿整个中国的旅行,不免感慨:这不就是我一想要的流浪之旅么?于是决定在旅途中把这本书读完...
评分我的联系qq443407599. 我的手上捧着一本名为《祖国的陌生人》的书。这是新锐公共知识分子许知远的最新随笔集。书中收录的文章我大多曾经在他的博客上阅读过,但我依然选择了重读。翻看这本书时,心里面感觉很别样。因为我发现,和近十年前的许知远相比,今天他依然是一个充满...
作者的笔触非常锐利,有好多话只能点到即止,那种欲说还休,欲说难说的感觉随处可见。
评分自作多情的空洞发问多了一点,笔法也不如之后几本书那么简洁凝练,但因整书描写的都是当下中国的事与人,其所具现实意义在读过的几本许著中最鲜明,而我也最喜欢这一本。
评分我依旧不了解这个国家。许知远这本书的作用不在于描述各地人情世故也不在于兜售自己关于国家国民的看法,而是给了我们每个平常人一次思考自己位置和与祖国的关系的机会。中国在成长,但成长总会有阵痛的,且行且反思。
评分前一阵子一个编辑给我寄来的增补本,昨天下午匆匆又看了一遍。也许是因为先入为主,从内容上说我还是喜欢之前中信的那版。可是也许是因为这大半年我竟然巧合地走过了几乎所有许知远在书中提到过的城市,也就有了更深层的感触。“每个人的故事总比时代波涛要细腻”,这句是重读后我最大的感触。
评分有些小文人的酸气,说来说去都是对工业化的文艺控诉,却没有更加深入的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