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中国》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近代中国的轨迹,回顾了晚清何以在立宪中走向灭亡,并分析了大国盛衰的五大枢机,在作者看来,一向被我们斥为晚清“假立宪”清末宪政,若用一个“假”字全盘否定清政府的立宪,未免过于简单。事实上,清政府的确为立宪做了不少准备,相反,最后导致清王朝的速灭,也与这场宪政有关。
下篇则是对辛亥革命及革命后的一些独特思考,作者眼里的袁世凯,是近代中国少有的干材,若不是宋教任被刺后,革命党人断然发起二次革命,中国极有可能走上宪政之路,因为牵扯事件的国务总理赵秉钧都被传唤到了上海审问,这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司法机构作为正义的最后守护者的威力。
类似发人深省、给人启迪的观点在书中频频出现,虽谈不上石破天惊,但至少也能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更加深切的了解昨天的中国,从而更清楚明天将要走的路。
袁伟时,中国近代史专家,中山大学教授。向来有“思维活跃,一直很敢说”之誉。
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哲学史稿》、《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路标与灵魂的拷问》等。
主编有:《现代与传统丛书》、《荒原学术文丛》、《牛虻文丛》等
诺贝尔奖得主诺斯 费正清 袁伟时《中国现代哲学史稿》《晚清大变局》《袁世凯与国民党:两极合力摧毁民初宪政》《现代化与中国的历史教科书问题》《大清帝国的两道夺命符》《辛亥革命的四大疑问》《孙文在辛亥革命后第一个十年的迷误》 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
评分如果说这个就叫反思历史,那这买卖太好干了。 明明是个记者非要去研究历史,这不瞎闹么,这人有多少第一手资料? 翻了全书之后感觉是没有,根据自己的需要裁减,贩卖历史,这几年来这些把戏害了多少人?袁伟时先生和孔庆东有多少本质区别? 辛亥革命或者立宪,炒冷饭,这类...
评分 评分先说书本观点,首先作者对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与民初政治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接受了这些观点,对人的思想与看法都会有新的突破与改变。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值得一看的! 可是说到具体内容,书中几乎90%文章都是以访谈形式出现的,都是一些记录,我觉得这样把访谈汇编成书不是一种...
评分袁伟时看似很敢说话,但一遇到真正敏感关键的问题却避而不谈。让人鄙夷。 我不喜欢书中所表现出的这种自由主义。 迷信市场经济,迷信法治。 一方面说不要有英雄史观,一方面又把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归结到少数几个政治人物身上。 对孙中山过于贬低。 书中重复内容太多,车轱辘话...
最近看了些近代史的书, 躲开了去年热热闹闹的辛亥百年,这些书确实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越来越后悔小时候认真学了历史课, 纯粹是浪费时间
评分内容可以,单态度存疑,以这种访谈汇编形式出书是不真诚不严谨的表现。
评分简单易懂,观点明确,可惜不是专著。作者是令人敬佩的学者,学习。
评分不是研究专著,以访谈、演讲及散见于报刊的论文为主,故前后行文多有重复之处。然对晚清变局、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反思,对慈禧、康有为、孙中山、袁世凯其人其事的评议确有创新之处,戳穿假象、剥落脂粉,直书成败得失,有耳目一新之感。以此反观历史教科书,虽不至于满纸谎言,但至少简单粗暴了点。
评分老袁快混成公知了,基本上就是对中学历史课本的大批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