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

中国改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东方出版社
作者:华生
出品人:
页数:250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0
价格:42.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605303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中国经济
  • 华生
  • 政治改革
  • 经济学
  • 社会改革
  • 经济
  • 改革
  • 中国
  • 中国改革
  • 经济改革
  • 政治体制改革
  • 改革开放
  • 社会发展
  • 政策分析
  • 中国发展
  • 制度变迁
  • 现代化进程
  • 国家治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改革:做对的和没做的》的作者华生,是影响我国经济改革进程的三项重要变革,即价格双轨制、资产经营责任制、股权分置改革的提出者和推动者,曾获孙冶方经济学奖、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学界最高荣誉。

《中国改革:做对的和没做的》是华生“中国改革系列”的开篇之作,主要包括华生对中国改革三十年的回顾与反思、对现状的理性判断以及改革下一步,如何以社会改革带动全面改革的路径设计。华生的文章,处处彰显他的睿智、雄辩、务实与理性,正如媒体对其评价:“不是坐而论道的经济学家”。

28年前,华生因力主价格双轨制改革而一举成名,中国历史轨迹由此而变。今天,这本凝聚华生心血的《中国改革:做对的和没做的》所讲的不仅是经济改革,而是包括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在内的改革全局;不仅直陈改革所面临的深层次困境,而且明确指出改革的动力与路径方案。

作者简介

华生,著名经济学家,师从被誉为“一代经济学大师”的董辅礽先生,是影响我国经济改革进程的三项重要变革,即价格双轨制、资产经营责任制、股权分置改革的提出者和推动者,现任东南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华生曾获孙冶方经济学奖、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奖项。

目录信息

代序 我们只是扮演了一个时代符号
一、时代符号
二、只做“机制设计”一件事
前言 中国改革向何处去
一、经济改革的焦点在土地制度和国企改革
二、社会改革需要解决城乡居民权利不平等和建立对权力的制约
三、政治改革的焦点不是主义或意识形态之争,而是主义与利益之争
四、改革的动力与空间
五、改革新征程的选项和路径
第一部分 政治改革
第一章 改革的基础与共识的可能
一、改革分歧在1979年已经产生
二、1979、1989年搞政治改革的时机并不成熟
三、中国的主体国有资产并没有被瓜分
四、现在政治体制改革到了讨论和起步的时候
五、重建改革共识
六、政治体制改革不在于目标模式,而在于明确方向
七、民主的学习和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八、改革符合党的长远利益
九、平等权利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十、不同人群的改革诉求不尽相同
十一、建立朝野共识比推动左右共识更加重要
十二、“我对改革持乐观态度”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坚定地推进改革才是正道 ——评《中国改革做对的和没做的》 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一些发展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日趋凸显,亟待解决。改革开展...

评分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碰到了许多现实的问题。尤其是在当下世界经济萧条、金融危机震荡、国内需求不足、经济发展滞胀、政治改革被呼唤提上日程的时刻,大家都在期待有一个好的平稳的革新措施,期待能解决更多当下出现的社会矛盾,期待能够在和平...  

评分

最近,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改革的书也看了不少,像袁剑的《大拐点》,郎咸平的《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周天勇的《中国梦与中国道路》,黄树东的《大国兴衰-全球化背景下的路线之争》,张维迎的《什么改变中国?》,卫祥云的《改革的逻辑》,这些都是中国学者以各自视角...  

评分

最近,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改革的书也看了不少,像袁剑的《大拐点》,郎咸平的《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周天勇的《中国梦与中国道路》,黄树东的《大国兴衰-全球化背景下的路线之争》,张维迎的《什么改变中国?》,卫祥云的《改革的逻辑》,这些都是中国学者以各自视角...  

评分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碰到了许多现实的问题。尤其是在当下世界经济萧条、金融危机震荡、国内需求不足、经济发展滞胀、政治改革被呼唤提上日程的时刻,大家都在期待有一个好的平稳的革新措施,期待能解决更多当下出现的社会矛盾,期待能够在和平...  

用户评价

评分

当代的杨度.干货不少.追溯问题之后,能从实然角度问题提出具体有操作性的应对思路,这点上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另外,作者推崇的"渐近式,妥协式"变革,对当下仍然很有重要意义

评分

前言、以及作为后记的“反思”部分是精华

评分

80年代改革年代硕果仅存的当事人之一,为理性改革建言献策的思维模式延续至今。但有些言论看似有为当权者袒护的嫌疑,总之,这是一个与体制合作者的改革倡导者的声音。

评分

前言、以及作为后记的“反思”部分是精华

评分

大部分内容都不错,正好将我对改革的理解梳理了一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