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阅读思考,七年田野考察,二十万字汇聚本书。
作者于2005年下半年开始筹划,并开始了第一篇文字的撰写,此后的7年多时间里,作为一个政经记者,一直用脚步和自己的思考,发现和记录着身边的中国故事,可谓是一部中国的政经记者用自己的文字所“拍摄”的一部关于真实中国的纪录片。
本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思考,从“乡土中国”“城市中国”“城市化中国”“域外中国”等四个层面,来发现和讲述一个政经记者眼中的“真实中国”。试图通过对一个个真实中国的切片的近距离观察,在完成对基层中国故事化记录的同时,寻找到那些鲜活的原生态的制度变迁的印迹,以此来丰富对于宏观层面的国家转型命题的探讨。
用作者的话说,“这是一本写给所有身在城市却依然充满乡愁的‘城客’们的书,不过,这里关注城市的角度、层面,不是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家长里短,也不是专业的城市规划和系统的城市治理理论层面,而是从将城市作为当下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公共和制度性议题之一的角度出发,对城市本身和城市中国的关注”。
叶一剑,本名叶建国,出生于河南省虞城县,现为南方报业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国家经济地理版主编,城市专栏作者,独立书评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面对面》栏目特约评论员。为多家杂志撰写专栏。致力于通过对区域经济、城市、建筑、商业与公共价值等领域的持续深入研究,完成对国家变革的记录和思考。
此前曾为《中国经营报》要闻部时政记者,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主笔,在将近8年的一线政经记者经历中,报道领域涉及广泛,几乎走遍了整个中国,并多次出访日本、越南、芬兰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撰写了大量旅行笔记。
主张“只有实现对基层中国和真实中国的记录和发现,才能思考未来的中国”。
非常佩服7年来作者基于自己理想和责任的苦苦追求,但感觉书的前半程直指城市化进城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矛盾,但似乎又点到为止,后半程读着读着越发觉得是本城市的宣传片和介绍风土人情的旅游地理……
评分谈到乡愁,很多人都可能会情不自禁的想起在外打拼的游子、旅居海外的侨乡,然而,在叶一剑笔下,乡愁却成了作者观察中国区域发展的一个切口。作者通过多年的记者经历,众多的田野考察,将农村与城市、国内与域外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以一个政经记者的敏锐眼光去捕捉当...
评分故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 故乡的水,故乡的云,故乡的风,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永远不会逝去的记忆,即便故乡在你的脑海中已经模糊,即便故乡从未真正出现在你的眼前。 但是,一朝醒来,蓦然发现:故乡,已经回不去了……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城市,成为了我们的向往和安身立...
评分真实的文字,不带半点虚假的观点。折射出改革中的中国的某些东西已经被人遗忘,而这些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关注的人很少,说真话的人更少,希望这样的文字更多的来改善我们的复杂的内心,如果多数人都能关注这些问题并为此做点什么,我们的社会才会体现公平公正,这是...
评分余光中早期就在诗歌《乡愁四韵》中描述过那种浓粘得化不开的乡愁。通往故乡的大路越来越宽敞,而心灵却离乡村越来越远。随着城市压力的不断增大,乡村已经成为了城市新移民的一个假想的桃花源,一个躲避的避风港,却也因此给乡村这个名词附加了很多现在已经不存在的属性。但是...
2013-21,想必来说,比这里的故事更真实到残忍的也看了不少,倘若那里也有乡愁,这本则美好了许多。
评分情感真诚,内容丰富,文字读起来有些生涩。
评分到处都是愁。希望怎么不写写
评分全书写的最好的大概是自序,提出的框架很不错。但是,全书材料松散堆砌,而且作者文笔也不咋地。年轻人不要着急出书比较好,以及好些序言写得好却书本身很烂的为什么呢?
评分全书写的最好的大概是自序,提出的框架很不错。但是,全书材料松散堆砌,而且作者文笔也不咋地。年轻人不要着急出书比较好,以及好些序言写得好却书本身很烂的为什么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