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赫尔曼·黑塞 小说 黑塞 德国文学 德国 外国文学 文学 经典
发表于2025-02-16
艺术家的命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1946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大文豪黑塞,作品中所充满的抒情诗意美,早已是举世所称誉。在本书中,黑塞借着善感画家约翰·费拉谷思的故事,道出了他自己婚姻生活的内幕。在文明极度发达的欧美现代家庭制度中,黑塞描写一位苦闷的艺术家如何专心致力于艺术天地的创造中,来挽救家庭崩溃的命运。孤独的抒情诗人黑塞用写实主义的手法,刻画悲剧画家内心的挣扎与苦闷,是诗人继《生命之歌》后另一部成名的杰作。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德国文学家、诗人、评论家。出生于南德的小镇卡尔夫,曾就读墨尔布隆神学校,因神经衰弱而辍学,复学后又在高中读书一年便退学,结束他在学校的正规教育。日后以《彷徨少年时》《乡愁》《悉达多求道记》《玻璃珠游戏》等作品饮誉文坛。
1946 年获歌德奖,同年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使他的世界声誉达于高峰。1962 年病逝,享年85 岁。黑塞的作品以真诚剖析探索内心世界和人生的真谛而广受读者喜爱。
一生追求和平与真理的黑塞,在纳粹独裁暴政时代,也是德国知识分子道德良心的象征。
啊我爱黑塞。
评分各式各样的情景会今他心醉,会引发他的憧憬,不仅是由于那里的热带海洋和岛屿海岸的光辉、丰富多彩的森林和河川,以及半裸体的原始民族色彩,更重要的是,他到了那远离的世界的宁静中去,他的烦恼、痛苦、挣扎与不如意,全都会离去疏远和淡化。(生活在别处的孤独
评分出乎意料的一本黑塞,揪心又无力。阅读中浮现在脑海里的画面都是伯格曼中后期的电影影像。艺术家的少年期总是比普通人要漫长,告别也来得更加痛苦。艺术家式的敏锐、优柔寡断与隐忍置于庸常的家庭牢笼带来了命运般的悲剧,企图寻找某种宁静,却始终挣扎于沼泽一般的生活里,在苦闷中妄求解脱,而解脱的代价当然是失去,直到所剩的只有艺术。那是“不受生活强制,不会被生活榨干的慰藉,不会受迷惑的孤独,以及冷冷的喜悦”。黑塞第一段婚姻的真实写照,文中对“远方”自我的追寻仍可见黑塞柏拉图式的同性趋向。
评分人们谈论你,就像讨论一块可以讨价还价的肉,还要插满到此一游的旗帜。我看着真正心碎的人寂静又平和,推着夜晚海上小木船里安详的你。
评分题目还是应当译为洛斯哈尔德比较好吧
黑塞笔下的人物,总是以“妻离子散”为基础,方才走上追求精神世界的最终道路。这使得他笔下的人物总是“看上去很美”,但缺少了一些现实意义。毕竟,在沉甸甸的现世中,有几个人可以幸运地被命运安排为孑然一身,或者天生就拥有一批理解支持自己追求的家人呢?那种不必背负任...
评分其实是想选“不想读”,无奈没有这样的选项。 看了一篇高赞豆友的书评,文字雅致,却略带着不食烟火的书生气。个人是不大喜欢这种气质,犹如过于纯净的水,清透却毫无营养。 接着,又看了几篇本书的文摘。才晓然,原来是书的影响。书的封面上应该是作者的相片,一个清矍老头形...
评分刚刚读了个开头就深深喜欢上了这本书。 相比《玻璃球游戏》《悉达多》,黑塞的这本和《盖特露德》对我而言更贴近真实生活。艺术家的生活状态,艺术家的婚姻,幸福与不幸,偶然与必然。读他的书像是在旅途上与志同的路人聊天,经历着可能属于我的另一种生活。 无论怎样,黑塞笔...
评分查阅了一下读书笔记,整好是三年前的今天(20100802)我第一次阅读到赫尔曼·黑塞的著作——《悉达多》(我要向您推荐这本书,如果你也在为你的灵魂寻找出路的话)。由此,感受和倾听到作家心中那条“生命之河”汩汩流淌的声响。 在阅读过程中,时不时会遇到一些能与我们的心...
评分其实是想选“不想读”,无奈没有这样的选项。 看了一篇高赞豆友的书评,文字雅致,却略带着不食烟火的书生气。个人是不大喜欢这种气质,犹如过于纯净的水,清透却毫无营养。 接着,又看了几篇本书的文摘。才晓然,原来是书的影响。书的封面上应该是作者的相片,一个清矍老头形...
艺术家的命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