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历二十多年的牢狱生活后,约尔克被总统赦免释放。为庆祝他重获自由,姐姐克里斯蒂安娜在柏林郊区的房子组织了一个周末聚会,邀请约尔克的朋友参加。克里斯蒂安娜希望这是帮弟弟开始新生活的好机会,不过,对于参加聚会的人来说,心情复杂,往昔不堪回首。约尔克曾经是德国红军派成员,这个深受极左思潮影响、发端于西德六八年学潮的团体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展成暴力恐怖组织,在七八十年代制造了多起震惊世界的绑架、谋杀事件,约尔克正是这些恐怖事件的参与者。与约尔克的相聚,把似乎已远去的种种选择、评判又摆在了大家面前。
约尔克该怎样面对周围的人,怎样认识今天的世界?三天的聚会中,约尔克,他的律师,他的“革命同志”,以前的情人,多年失去联系的儿子,每个人的表现,说话、神态、心情……事过境迁,不仅是约尔克,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自己位置,每个人都再一次面对梦想、责任、罪恶、宽恕、情谊、道德审判的困惑,而今天面临新的恐怖主义威胁的世界让这些不仅仅只是回顾。
伯恩哈德·施林克(1944- ),德国小说家、法学家,曾任波恩大学、法兰克福大学、洪堡大学法学教授,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宪法法院法官。以推理小说开始写作生涯,曾获德国格劳泽推理小说大奖,著有小说近十部,1995年出版的《朗读者》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为其赢得世界声誉,由小说改编的电影获2009年电影金球奖、奥斯卡金像奖。
文/来颖燕,来源:《外滩画报》、《文艺报》 看完这本《周末》,是在一个周末的下午。掩卷长舒一口气,如同参加完了书中的聚会。 《周末》是德国最有影响的畅销小说家、奥斯卡奖电影原著《朗读者》作者伯恩哈德•施林克的最新小说。故事从恐怖分子约尔克在20年的牢狱生活后...
评分悬宕的善恶,悬宕的人生 顾文豪 刊于2011年3月2日《上海壹周》 《周末》是一本从结构到剧情都颇为简单的小说,但这丝毫不影响施林克表达对人生和人性深刻的洞察与诘问。抑或是身为德国人的原因,施林克的作品对于善恶的分际问题尤为关心。他在为《朗读者》做的访谈中说道:“...
评分德国是希腊之后欧洲土地上哲学之光最耀眼灿烂的地方,却同时又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生活是没有逻辑的,世界更是没有逻辑的。 读完《周末》这本书,强烈地感受到现代生活的困境和复杂。里面的每个人都代表着现代生活的一个维度:宗教的、政治的、文学的、家庭的、避世的、...
评分悬宕的善恶,悬宕的人生 顾文豪 刊于2011年3月2日《上海壹周》 《周末》是一本从结构到剧情都颇为简单的小说,但这丝毫不影响施林克表达对人生和人性深刻的洞察与诘问。抑或是身为德国人的原因,施林克的作品对于善恶的分际问题尤为关心。他在为《朗读者》做的访谈中说道:“...
评分文/来颖燕,来源:《外滩画报》、《文艺报》 看完这本《周末》,是在一个周末的下午。掩卷长舒一口气,如同参加完了书中的聚会。 《周末》是德国最有影响的畅销小说家、奥斯卡奖电影原著《朗读者》作者伯恩哈德•施林克的最新小说。故事从恐怖分子约尔克在20年的牢狱生活后...
与正常世界隔离20多年后的一个周末,或许对于重获自由的人来说就是一次新生的重大考验,非常佩服作者对细节的周到处理能力。
评分个人感觉比《朗读者》要好得多,文中各种值得回味的、意味深长的言语,以及那一段段似曾相识的回忆以及观点,如同雾色一般笼罩在这黄梅时节降临的周末。关乎政治与主义所能谈到的不多,然而各类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还是引人入胜的,在那一切描绘之下,所谓善与恶,对或错都不再纠结,尽显世间百态。
评分隐约觉得这本书说了很多东西,预感会拍成电影,画面感蛮强的。
评分这本书其实写得很巧妙,用一个出狱之后的重聚party,来聚集人物展现冲突和情节。很有一种戏剧的效果。但还是技巧占的比重过多了一些,情感的部分有所缺失。似乎我的问题也是这个。记得看完时还反思了一下自己。
评分像一出沉闷的话剧 好在中后部高潮迭起 在父子冲突和罪责问题上 施林克更老道了 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