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

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张灏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314
译者:崔志海
出版时间:2006-2-1
价格:2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2250277
丛书系列:张灏合集
图书标签:
  • 梁启超
  • 思想史
  • 张灏
  • 海外中国研究
  • 历史
  • 中国
  • 近代史
  • 谭嗣同
  • 梁启超
  • 中国思想
  • 思想过渡
  • 19世纪末
  • 20世纪初
  • 近代史
  • 晚清
  • 维新运动
  • 学术思想
  • 社会变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一反“西方的冲击”这一研究模式存在的偏颇,强调了中国文化传统在面临外部冲击时所具有的活力。作者通过对1890-1907年过渡时代梁启超思想的研究,详细考察了中西思想在很多领域内的相互影响,勾画出它们在梁启超思想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指出梁启超塑造的一代新民,与现代中国之间的联系,要比五四“新青年”更具有代表性。本书不愧为继李文森之后国外研究梁启超思想的又一力作。

作者简介

张灏,1937年生,原籍安徽省滁县。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获哈佛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曾长期担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目前为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并为台北中研院院士。研究领域为中国思想史,特别是近代思想史。主要著作有《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转型(1890—1907)》(1971)、《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意义与秩序的追求(1895-1911)》(1987)、《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谭嗣同思想的分析》(1988)、《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1989)等,他还是《剑桥中国史》晚清部分的撰稿人之一。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在《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诞生之前,海外梁任公研究一直笼罩在“列文森阴影”之下。“列文森阴影”包括两重含义:首先是在研究梁任公方面,列文森在当时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他所提出的问题是研究梁任公甚至中国近代思想所无法回避的;其次,列文森的“西方冲击论”在探...  

评分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曾在《想象的共同体》中评价到,“民族属性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政治生活中最具普遍合法性的价值”(《想象的共同体》,本尼迪克特·安德森,P2)。 在世界上绝大多数步入现代化的地区,一个人的民族归属正如性别、年龄,是他/她个人身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个...  

评分

评分

本書作於1971年,應該算是比較典型的思想史研究,結合梁啟超的生平和著作談其思想的各個方面。本書先介紹了清代的學術流派,然後介紹康有為的思想,談他如何結合儒學與佛學,用公羊學發展孔子仁學思想,把孔子描繪為改革者。然後轉入梁啟超,談其早年生活和思想背景,與嚴復的...  

用户评价

评分

张灏是汪晖引用较多的一位学者,可以看出后者对晚清的思想史论述有一部分是从他这里发展出来的,不过张灏似乎以个人与自由的议题为关注点。书中把谭嗣同的思想脉络解释成诸多传统资源的内在紧张在西学激荡下的强化与表达,揭示复杂性,挺值得学习的。

评分

传统与现代,个人与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很多种研究思路汇集在梁启超的思想上,挺值得学习的。

评分

后半部分关于谭的实在不在兴趣范围

评分

拉近了梁启超和中国传统之间的联系。但对思想转变的外在环境方面薄弱

评分

主要选取了1890-1907年间中国思想届的两位代表人物——梁启超和谭嗣同在面临中国转型时期的思想变革。这一时期,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受西学影响,融入了宗教思想,对经世致用重新认识,并且对传统文化进行再认识再发掘是知识分子不同于传统士大夫的地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