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之一,是1755年盧梭應法國第戎科學院的徵文而寫的論文。在性質上,這是一部闡發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僅次於1762年盧梭的《社會契約論》;而在思想體係上,本書可視為《社會契約論》的基礎的緒論。當盧梭同時代的一些哲學傢把人類的進步設想為一個不斷上升的過程時,盧梭卻已發現人類曆史發展本身所具有的兩麵性(進步與落後)和所包含的內在矛盾。他認為貧睏和奴役,亦即人類不平等的産
“卢梭的一切都能在《论不平等》中找到。这固然是老生常谈……但我相信确实如此。《论不平等》中个人主义的想法,那反社会的观念才是根本所在——它贯穿于几乎所有卢梭的著作之中,在《爱弥儿》里尤为显著。”(埃米尔·法盖) “激发卢梭写作《论不平等》的。是个人主义的、甚...
評分关于卢梭的种种谎言 -——对《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一书的阅读札记 说谎者群像 每次书写都是一个蓄谋已久的谎言,我们深思熟虑地寻章觅句,不断编织修补自己所撒的弥天大谎。德里达一向主张用文字的书写替代在西方思想史上占据霸权的“声音中心主...
評分1749年夏,卢梭去巴黎郊外万森堡监狱探望被捕的狄德罗,路上偶见第戎学院征文公告——“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到底是腐蚀了道德,还是促进了道德?” 仿佛一道强光,卢梭浑身战栗、大汗淋漓、如梦方醒,仿佛突然窥见了另一个世界。 这一刻,改变了他的一生。 从此,卢梭坚定地站在了...
評分我总是反过来读书,先读了现代的观点,再返回去读过去的观点,启蒙时代有点遥远了…… 全书的前半段比较好,卢梭的这篇论文的正文比较有想象力,其实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根据当时所能掌握的资料写的一篇新版《创世纪》,叙述了人类是如何从自然状态(伊甸园里的人)到社会状态...
評分勇敢、纯真、宁静、温和、自由、平等,这些在人类天性中熠熠生辉的高贵品质,从何时开始离人类而去?在关乎命运的抉择面前,人类为何会做出一次又一次错误决定,最终将所有人带入罪恶的深渊?从何时起,人类将堕落视为进步,将奴役视为自由,将无穷无尽的欲望当做理所当然的需...
“誰第一個把一塊土地圈起來並想到說:這是我的,而且找到一些頭腦十分簡單的人居然相信瞭他的話,誰就是文明社會的真正奠基者。”哈哈哈,有意思。非常喜歡第二部分,讀得我常常想站起來鼓掌。
评分他的前提是人不是社會性動物,社會是偶發事件。於是藉學術之名批私有製,控訴社會的虛僞。罵是罵得很爽,但這哪是論文哪有嚴謹啦,就像個網絡憤青把各個讀來的見解按個人傾嚮同意/批駁一番。說不清的部分跳開,自相矛盾的就偷換概念,顛倒因果造個鬼畜理論來自我辯解。同樣推崇無知無欲的自然狀態,盧梭進退兩難的囧態跟老莊的悠然自得不好比。
评分“誰第一個把一塊土地圈起來並想到說:這是我的,而且找到一些頭腦十分簡單的人居然相信瞭他的話,誰就是文明社會的真正奠基者。”哈哈哈,有意思。非常喜歡第二部分,讀得我常常想站起來鼓掌。
评分“誰第一個把一塊土地圈起來並想到說:這是我的,而且找到一些頭腦十分簡單的人居然相信瞭他的話,誰就是文明社會的真正奠基者。”哈哈哈,有意思。非常喜歡第二部分,讀得我常常想站起來鼓掌。
评分看瞭一半覺得盧梭隻是在憤怒的闡述在工業社會的一百萬種死法。轉念一想我並不瞭解那個時代的生存狀態,查瞭一下,工業革命開始後的一百年裏歐洲的預期壽命提升仍然極其有限,至於生活方式帶來的主觀感受惡化更是一言難盡。四代人的睏厄苦難卻換來今日的理所當然。我也曾經輕快而不屑一顧地譏笑過五毛口中的“這是必須的代價”,而同時我也認為工業革命是值得的。這是利益相關者站在時間之外剝離瞭感情共鳴而顯得理性客觀的,論斷。I DIDN’T PAY FOR IT ANYWAY.三百年前的人們啊,你們既不偉大也不堅毅。你們和我一樣貪圖享樂而忙於生計。你們隻是十分不幸,生在那個墾荒的年代。但是生産力是值得欣慰的發展瞭,他們甚至斷言那就是人類的發展方嚮。 如果曆史不是人本位的,那麼結論隻能如此。我非常討厭這樣的結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