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修身 菜根谭 国学 古典文学 哲学 思想 中国文学 清净无为
发表于2025-03-29
菜根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洪应明
《菜根谭》是明代的一部语录体著作。著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现今江苏金坛人。根据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我们得知他早年热中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万历三十年(1603)前后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与袁黄、冯梦桢等人有所交往。
书名《菜根谭》,取自宋儒汪革语:「人就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就够坚强地适应清贫的生活,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所成就。明于孔兼在为《菜根谭》写的(题词)中,进一步阐述道:「『谭』」以『根谭』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又引用洪应明的话说:「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阨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于氏的解释,增加了这样一层含意,即一个人面对厄运,必须坚定自己的操守,奋发努力,辛勤培植与浇灌自己的理想。乾隆间署名三山病夫通理的(重刊菜根谭序)则说:「凡种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并引月古语「性定菜根香」,说明只有心性澹怕沉静的人,纔能领会其中的旨意。
《菜根谭》成书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清乾隆间编纂《四库全书》,连「存目」都未收入。但是近年来,一股《菜根谭》热风行于海内外,人们将其与《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书一起视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这是出于何种原因呢?对此,本文作一简略的分析。
洪应明生活的年代,明朝已全面走向衰败,这不仅表现在朝纲废弛,吏治黑暗上,整个社会、文化也呈现江河日下之势,这一点从稍前于《菜根谭》问世的《金瓶梅》中已可见一斑。一些有见识的知识分子,在经历了仕途的风波挫折之后,纷纷退隐江湖。他们既不愿意与当权者同流合污,也不愿意违心迎合鄙琐的社会风气,于是,表现隐者高逸超脱情怀的作品大量出现,《菜根谭》就是其中的代表。
总的来说,《菜根谭》反映了明代知识分子佛、儒、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或者说,是著者揉合了儒家中庸之道、释家出世思想和道教无为思想,结合自身体验,形成的一套出世人世的法则。
其名句(对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古人智慧如此,为何不知珍惜,还要崇洋媚外?
评分古典鸡汤。假若当时有微博的话,每条转评赞都可上万
评分用来修身
评分古典鸡汤。假若当时有微博的话,每条转评赞都可上万
评分2019年已读09。一本充满了智慧的书籍。洪应明先生领悟了佛学的精髓。“竞逐听人,而不嫌尽醉;恬淡适己,而不夸独醒。此释氏所谓‘不为法缠,不为空缠,身心两自在’者。”而关于平衡的重要性也是他时时强调的。处于低潮状态便拿起这本书静下心来读吧。
第一次读菜根谭是在高中,是同桌的女孩子的。我不知道彼时的她读这本书时有何感受,不过她的确在我如痴如醉的诵读汪国真诗歌时,郑重的告诉我,汪的诗歌多俗啊。那时我高二,我在读汪国真,我的同桌在读菜根谭。上大学时,我买了本菜根谭送给一个网友,后来那个网友也失去了消...
评分 评分很小的时候,家里面就有一本非常老版的《菜根谭》,当时随便翻阅,虽然看不懂,但是喜欢里面的文字,喜欢那个版本的封面等。在豆瓣上找了下,都没有发现我拥有的那个版本的《菜》。 事隔多年,最近又开始重读此书,受益颇多。有时候在社会遇到的困扰,能在此书找到答案...
评分摘抄一些,回去有空了用来练字。 1,作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 为学无甚增益功夫,减除得物累,便超圣境。 2,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 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3,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
评分夜深人寂,收拾心情,挥去白天的一切烦恼,静静地读着《菜根谭》,以一颗心灵来品味“性定菜根香”。心境如同高山流水,动中自有缘定,读书本就是体味人生真谛,一本包含智慧的好书能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对于一个人来说,物质的需求只是生活的调剂,却不能成为...
菜根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