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剋•裏拉(Mark Lilla),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教授,歐洲思想史學者,被譽為美國自由主義陣營的一支健筆。作為公共知識分子的他在歐美具有相當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著有《G.B.維科:一個反現代者的形成》(1993),編有《新法蘭西思想:政治哲學》(1994),《伯林的遺産》(2001)。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歐洲曆史上有許多這樣的例子:生活在民主社會、計劃體製或法西斯社會下的許多哲學傢、著作傢和法學傢都支持或捍衛極權原則和恐怖政體。但是,本應對暴政的邪惡保持警覺的知識分子,為何背叛瞭看顧由和獨立研究的理念?為何他們或隱蔽、或公開地站在認可大規模的壓迫和人類苦難的立場上呢?
以鄧丁·海德格爾、卡爾·施米特、瓦爾特·本雅明、亞曆山大·科耶夫、米歇爾·福柯和雅剋·德裏達的生平行藏為例,馬剋·裏拉揭示瞭這些思想傢如何為所處時代的意識形態和動蕩所迷惑,以緻對極權主義、暴行和國傢的恐怖行動視而不見。裏拉說明瞭,那些沒有控製看書激情的知識分子何以被推入瞭他們幾乎毫無理解力的政治領域,並對我們的知識和政治生活産生瞭重大影響。
馬剋·裏拉的這本書……是在失望感的驅使下寫就的,那是愛者纔有的失望。他看到,在麵對充斥於20世紀的暴行時,這些深刻的、有影響的思想傢在政治上極為不負責任……裏拉纔思敏捷,具有提示真相的天賦,這本集子的每一篇研究都發人深思、給人啓示。
——《紐約時報書評》
在對歐洲知識分子的評論方麵,馬剋·裏拉無疑是最有纔氣的。他的作品不事技巧,深刻而流暢。
——保羅·伯曼
李文倩 讨论哲学的难题之一,即我们无法说清哲学到底是什么。至少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任何一种能为大家所普遍接受的理论或定义,对哲学做出过有效而清晰的界定。而且有相当多的人认为,哲学根本是无法定义的。但毫无疑问的是,我们这种对哲学本性的追问,本身就是一种哲学思考...
評分 評分——评论兼译后小记 马克•里拉是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教授,欧洲思想史学者,被誉为美国自由主义阵营的一支健笔。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他在欧美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03年2月美国对伊开战之前,德国《时代周刊》(Die Zeit)同时登载了7位学者的文章,探讨战争的...
評分良知安在——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 作者:施京吾 不论我们生存于怎样的时代,总要和政治发生林林总总的交集,一个普通人的政治态度、政治选择往往难以引人注目,但知识分子则大不一样,他们一旦表达出某种政治倾向,就可能产生巨大社会效应,因此也必须要承担相应的政治后果。马...
評分要認真看書啊
评分馬剋•裏拉用敘拉古作解釋薄弱瞭一點,但整本書還是不乏洞見的。(不知道若乾年後會不會有人用這種輕描淡寫的筆調寫寫東亞的知識分子與權力的關係?)
评分總體觀點都同意,結語和訪談也顯示齣裏拉頭腦清楚,但對本雅明和德裏達解釋的不少硬傷,仍然顯示這本反潮流大眾著作不甚精細的一麵,導緻強有力的信服幾乎不可能發生。
评分翻譯成迷狂的心靈恐怕更好。通篇講的其實是節製。政治的含義應該擴展為對公共事務的發言。
评分那就是杯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