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用途与滥用

历史的用途与滥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 弗里德里希·尼采
出品人:
页数:100
译者:陈涛
出版时间:2005-05
价格:1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054110
丛书系列:世纪人文系列丛书·袖珍经典
图书标签:
  • 尼采
  • 哲学
  • 历史
  • 历史哲学
  • 德国
  • 西方哲学
  • 历史的用途与滥用
  • 思想
  • 历史
  • 用途
  • 滥用
  • 批判性思维
  • 真相
  • 记忆
  • 权力
  • 叙事
  • 教育
  • 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历史的用途与滥用》是德国思想家尼采于1874年出版的一部重要作品,被认为与尼采早期的另一部杰出作品《悲剧的诞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尼采在《历史的用途与滥用》中所要探究的是关于历史对于人生、社会的正反作用。尼采认为,历史对于个人或民族是必要的;但是,一旦“历史感”到了一定的程度,这种历史感就会伤害并最终毁掉一个人、民族甚至文化体系的生命。因此,必须确定“回忆”的限度,使历史最好地服务于生活。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历史的用途与滥用》读书笔记 版本信息: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陈涛 周辉荣 译 尼采对历史主义的批判的理解和反思。 歌德:我痛恨一切只是教训我却不能丰富我或直接加快我行动的事物。这是尼采对历史有无价值及其态度判断的先...  

评分

“此外,凡是仅仅教诲给我,不增进或者直接振奋我的行动的东西,都让我感到厌恶。”尼采在《历史对人生的利弊》的开头引用歌德这句话。 尼采要求历史为人生服务,历史要作为振奋人的行动的存在。他把过去分为三类:历史的、非历史的和超历史的。 “非历史的”就是像动物一样...  

评分

尼采以為,歷史具有三種用途,紀念、懷古與批判,分別對應著行動鬥爭、保守主義或虔誠信仰以及希望走出痛苦而被解救的欲求。這篇論文中,尼采著墨最多當屬第三種:批判的歷史。為了談論他關於歷史濫用的批判。他對歷史進行了現象式的描繪:歷史可能約束了我們對自由未來的想象...  

评分

个人的历史感知 近期,零散看了一些难啃的书,没想到最先看完的居然是《历史的用途与滥用》。 这是尼采的一篇论文,中文翻译过来不过是约100页的小书。能与它相遇,源于最近读了《政治哲学史》中的尼采部分,书中的“批判历史主义”小节,以《历史的用途与滥用》为主要文本,...  

评分

“我们这些现代人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我们只是通过用一些外来的风俗、艺术、哲学、宗教和科学将自己填得满满的,以致都要溢出来了,才变得值得一看。”(30)现代人对古代的心态其实很矛盾,既觉得那是沉重的负担,束缚了脚步;又忍不住在心底深处还是窝藏了一点点崇拜和嫉妒...

用户评价

评分

怒赞。历史的作用与限制——历史对于个人或民族是必要的,但过量的“历史感”会损害生命的可塑性,毁掉民族甚至文化体系的生命,使“没有勇气开始”。“回首过去是为了了解现在”“只有历史服务于生活的前提下,我们才服务于历史”。对待历史的三种态度:纪念历史使自己成为过去的主人;怀古使满足于传统和可敬的事物;批判的历史使抛弃包袱。避免成为“知识魔鬼”和“真理的仆人”,生活,此刻,行动是最重要的,在此基础上,非历史和超历史是历史的解药。与《论道德的谱系》一样,尼采呼唤更强的德意志精神。 “应该是生活统治知识呢,还是知识统治生活?这两者哪一个更重要,哪一个是决定性的力量呢?不容置疑,生活更高,生活是统治力量。因为毁灭了生活的知识最终也将自行毁灭,知识以生活为前提。”历史为了现在,知识为了生活,真该每人发本看。

评分

“尼采文章瑰美、奇诡、料峭,像铁锤一样有力。”说实话不少观点过于激进我不能赞同,但内核中那种盘旋欲勃发的巨力真叫人叹服【被玩坏我也认啦

评分

老兄你还是去写诗吧

评分

在世界的老年中,没被选上的青年们只是爆发了野蛮,没有成就文明。

评分

历史的事实也许是事实,但是并不是事实表现出来的东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