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论文集

演讲与论文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德)海德格尔
出品人:
页数:328
译者:孙周兴
出版时间:2005-10
价格:28.00元
装帧:简裝本
isbn号码:9787108023254
丛书系列:学术前沿
图书标签:
  • 海德格尔
  • 哲学
  • 现象学
  • 西方哲学
  • 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
  • 德国
  • 思想
  • 社会学
  • 演讲
  • 论文
  • 学术
  • 写作
  • 表达
  • 思维
  • 研究
  • 语言
  • 沟通
  • 思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海德格尔的这个集子收有十一篇文章,除一篇作于1936-1946年间,其余均为20世纪50年代初期(1950-1954年)的作品。全部文章并没有简单地按创作的时间次序排列起来,而是被编为三组。第一、二组各为四篇,第三组为三篇。既分三组,自然就有个“主题”的问题了。第一组的主题可以概括为对“存在历史”的“另一个转向”意义上的技术之本质、形而上学之终结问题的思考;第二组的主题可以概括为对存在的“聚焦”运作以及与之相应的本源性“思想”的思索;第三组的主题是早期希腊思想,是海德格尔对存在历史的“第一个开端”(前苏格拉底思想)的探讨。由此可以看出,本书虽说被标以一个平淡无奇的名称“演讲与论文集”,但作者在篇目安排上决不是任意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作者简介

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20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在弗莱堡大学任教期间,他参加胡塞尔主持的研究班。1922-1926年,在马堡大学任副教授,讲授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笛卡儿、康德等人的著作;1927年,为晋升教授职称,发表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存在与时间》。

他的主要著作有:《什么是形而上学》(1929年)、《现象学基本问题》(1927年讲稿)、《真理的本质》(1943年)、《林中路》(1953年)、《演讲与论文集》(1954年)、《走向语言之途》(1959年)、《技术与转向》(1962年),等等。

目录信息

前言
第一部
技术的追问
科学与沉思
形而上学之克服
谁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
第二部
什么叫思想?
筑·居·思

“人诗意地栖居
第三部
逻各斯(赫拉克利特,残篇第五十)
命运(巴门尼德残篇第八,第34-41行)
无蔽(赫拉克利特,残篇第十六)
说明
编者后记
人名对照表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非常糟糕。错误百出,不讲人话。读完第一章《技术的追问》就没法再往下读了,跑去找了本英译本。 随意举例,P19,Can anything be more strange? Surely not. 翻译成了“我们能进一步夸张怪癖吗?当然不能”。 P20,英译本中的“ Modern physics is not experimental physics b...

评分

道者,路也。然又有其他解释:道者,说也。道路,道说,皆是道之本义。老子所说的道,乃是女性生产所由的道——玄牝之门。而另外的意义(道说),总要经由文字。经由文字,则需书写。书写者,乃作者。 于是我们考量作者这个词语。按照海德格尔的拆词术,我们此时谈的应该是作-...  

评分

查拉图斯特拉是教授永恒轮回与超人学说的教师,这二者有何关系?顺着海德格尔“谁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的思路,他从为什么查拉图斯特拉要求人脱去仇恨入手,接着把强调仇恨是来自对时间的厌恶,因为时间把事物变成”它是”,这样意志(不只是人的意志,可理解为更宽泛的强...  

用户评价

评分

孙周兴译的海德格,这本算是流畅的

评分

对技术的隐忧是对现代性碎片以及去家园性的困境最具人本关怀精神的反思。

评分

对话;反思科学;思想道路的回溯——由终点出发。比较好看的一本书。

评分

对技术的隐忧是对现代性碎片以及去家园性的困境最具人本关怀精神的反思。

评分

对古希腊箴言,现代技术和形而上历史的分析是很深刻的,但是海氏本人是不是也像他本人判断尼采那样体会到了无家可归呢?海德格尔本人会不会赞同佛学中万法唯心的观点呢?海德格尔诚然说出了“领会存在”,但是是何种人心在领会“存在”呢?也许没有心性之学,海德格尔对存在史的描述仍旧是无根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