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馬建國,詩人,散文作傢,自然之子,自稱是“為瞭這個星球的現在與未來自覺地盡可能減少消費”的人。
1960年1月7日齣生於北京市昌平縣北小營村,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一分校哲學係,翌年春正式入學,並接觸朦朧詩。1986年,經海子推薦讀到《瓦爾登湖》,受此書影響,由 詩歌徹底轉嚮散文創作。1988年,開始寫作開放性係列散文作品《大地上的事情》。1998年在其居住的小區東部田野的一個固定位位置,對同一畫麵拍攝一張照片,開始二十四節氣的寫作。1999年5月19日19時,因肝癌醫治無效辭世。終年三十九歲。
葦岸著有《大地上的事情》(中國對外翻譯齣版公司,1995年)、《太陽升起以後》(2000年)、《上帝之子》(2001年)、《最後的浪漫主義者》(2009年)等作品,其散文被選入多種語文教材。
新版的《大地上的事情》首度收入葦岸曆時一年拍攝的二十四節氣照片,並第一次從自然文學的角度對葦岸的寫作以及日記進行瞭編選。
对于一个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在乡村里长大的人来说,TA关于与乡村、大地的事情,还会有多少记忆呢?是不是也像我这个南方乡村孩子一样,还记得插秧、收割、放牛、烤红薯、熏老鼠、捉蟋蟀、摸鱼虾、掏鸟窝……这些曾经是作为孩子的我们最怕而又最开心的事。骄阳下,我们不得...
評分做一条清澈的河流《大地上的事情》 早就读过苇岸的书《大地上的事情》,当年是一本小小的小书,作为游心者文丛的一本出版的,那一套书都很漂亮,都很精彩。苇岸只写了这一本书就得病去世了,可是就因为这一本书,人们并没有忘记他。我有个习惯,就是在报纸上如果看到介绍和...
評分这本书中的大部分篇章,是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但却更像是写给今天的读者看的——因为其中所蕴含的那种远离城市、亲近土地的意念,在城市化日渐加深的当下无疑能得到更多人的共鸣。 可能因为作者原是诗人,这里的散文倒不如说是以诗的语言写成的,如他自己所说的,他是努力“将...
評分苇岸,指的是长满芦苇的河岸。这个应该是苇岸先生向往的生活环境吧,所以才会起这样的名字,在长满芦苇的河岸安静地生活也的确与苇岸先生的气质十分契合。苇岸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静静的,与他同样不张扬的作品一起存在于世界的某个角落。我常后悔太晚才知道苇岸与他的作品,...
評分未曾消失的苇岸(转) 林贤治 我与苇岸,说不上很深的交惰,而且往来几年,全在纸片上。最先是因为一平的书稿,他充当联络人。说到关系,他还曾在一篇关于散文期刊的短评中,带及我与友人合编的《散文与人》,再就是一些零星的翻译...
許久以前在武大的圖書館裏藉來看過 但至今仍記憶猶新~
评分文字教材
评分遠沒有9.1的高分那麼好。
评分簡單的心看到這個大地上的事情可並不簡單。
评分文字教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