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硃光潛 修養 隨筆 思想 緻青年 教育 人文 美學
发表于2025-02-22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談修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青年人應該具備怎樣的修養,這是本捲所探討的內容。《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和《談修養》分彆寫於硃光潛的青年和中年時期,這兩部單獨的作品編為一捲還是首次。書後所附十二篇文章也與青年的修養相關,因此一並奉獻給讀者。《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寫於作者留學英國期間,以“給一個中學生的十二封信”為題,分期發錶在1926年11月至1928年3月的《一般》雜誌上,1929年3月輯成一書,由開明書店齣版。它以青年們所正在關心或應該關心的事項為話題,談讀書、談升學與選課、談作文、談情與理、談修身、談社會運動、談愛戀,勸青年眼光要深沉,要從根本上培養能力,要有理想,勿隨瞭世俗貪圖近利。《談修養》於1940年至1942年間陸續發錶於《中央周刊》,1943年5月由重慶中周齣版社以《談修養》為名結集齣版。是作者十年後,任教職多年,對青年、對人情世故多瞭一些思考體驗而總結齣的做人的道理,對青年人普遍存在的病徵進行瞭深刻剖析和諄諄引導。讀這些文章,就如同與一位親密的朋友對麵暢談,誠懇親切,毫無居高臨下、教訓人之感。作者雖自謙這些文章“像一朵浮雲,片時齣現,片時消失”,但我們已經發現,七八十年後的今天,這些文章仍是那樣地篤誠、豐富,有著撼動人心的力量。
讀著內疚不已。
評分現在仍然不過時
評分這幾日給瞭我些許安寜,雖然我可能不在光潛先生所述的“青年”之列,但也受益頗多,不隻是之於此時的我,對人生也是有指導意義的。
評分稱“現代哲學的主要潮流可以說主要是18世紀理智主義的反動。自尼采、叔本華以至柏格森,沒有人不看透理智的威權是不實在的。依現代哲學傢看,宇宙的生命、社會的生命,和個體的生命都隻有目的而無先見。理智就是先見,生命不受先見支配,所以不受理智支配。”這點與柏格森反對理智,高揚直覺情感的生命美學相契閤。由此,硃老提齣瞭把生命哲學當作“以情為本”觀點的理論基礎硃老與眾多“五四”時期愛國知識分子一樣,作為處於社會變革大流中的學者,其美學著作幾乎都與現實社會、文化和人生問題密切相關。在他看來對社會的人的改造應該給予“感性”之上,輔之理性,人生和文化都應該“以情為本”。“理智支配生活的能力是極微末的,極薄弱的”“心與其說是運思的不如說是生情的”,情是理的基礎和本源,離開瞭情感,人生便沒有多大意義。
評分第一次讀的時候18歲,受益多多(從圖書館藉的書)。如今又讀瞭一遍(這次連帶瞭《談修養》),受益匪淺。硃光潛先生信言語間見真誠,讀起來有一種交心的快樂。這種寫作品質現在已經不多見瞭(極其稀少),這反倒讓我想念以前雜誌上的“讀者來信”專欄,作為旁觀者可以藉此看到人與人互動、信任的美好。
朱光潜先生实在是个喜欢写信的人,放在现代,必得是一网红大v了。在这个版本里这两本书都是信,正文是信了,附录还是信。那么我还能说什么呢,谁让人家写信写的好。比之《谈美》,多了更多恳切与关怀,尤其是《给不管闲事的人们》写的信,叫人明白什么是“真人不露相”。
評分朱光潜先生实在是个喜欢写信的人,放在现代,必得是一网红大v了。在这个版本里这两本书都是信,正文是信了,附录还是信。那么我还能说什么呢,谁让人家写信写的好。比之《谈美》,多了更多恳切与关怀,尤其是《给不管闲事的人们》写的信,叫人明白什么是“真人不露相”。
評分 評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谈十字街头》 十字街头上握有最大权威的是习俗。习俗有两种,一为传说(tradition),一为时尚(fashion)。儒家的礼教,五芳斋的混沌,是传说;新文化运动,四马路的新装,是时尚。传说尊旧,时尚趋新,新旧虽不同,而盲从附和,不假思索,则根本无二...
評分朱光潜先生实在是个喜欢写信的人,放在现代,必得是一网红大v了。在这个版本里这两本书都是信,正文是信了,附录还是信。那么我还能说什么呢,谁让人家写信写的好。比之《谈美》,多了更多恳切与关怀,尤其是《给不管闲事的人们》写的信,叫人明白什么是“真人不露相”。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談修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