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对话集

柏拉图对话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柏拉图
出品人:
页数:780
译者:王太庆
出版时间:2004-07-02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3614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哲学
  • 柏拉图
  • 古希腊
  • 柏拉图对话集
  • 西方哲学
  • 苏格拉底
  • 王太庆
  • 经典
  • 哲学
  • 对话体
  • 古希腊
  • 柏拉图
  • 伦理学
  • 形而上学
  • 苏格拉底
  • 理想国
  • 知识论
  • 政治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为一位著名的翻译家,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学习哲学的同志大概都会从王太庆的大量译文中得到教益。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他翻译的正文,计有对话十二篇,其中两篇未译完,一篇是节译。另有附录两篇,一篇是翻译古希腊文献记载的有关传记,另一篇是翻译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哲学的批评,都是阅读柏拉图对话的必需资料。后一部分是译者自己的论著,其中有他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论述,对有关柏拉图哲学以及整个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术语的理解和翻译问题的意见,还有对翻译哲学著作的理论问题的论述,以及对专名翻译问题的意见等。

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他翻译的正文,计有对话十二篇,其中两篇未译完,一篇是节译。另有附录两篇,一篇是翻译古希腊文献记载的有关传记,另一篇是翻译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哲学的批评,都是阅读柏拉图对话的必需资料。后一部分是太庆自己的论著,其中有他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论述,对有关柏拉图哲学以及整个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术语的理解和翻译问题的意见,还有对翻译哲学著作的理论问题的论述,以及对专名翻译问题的意见等。太庆是一位哲学家,是专门研究西方哲学史的学者,但他一生大部分精力贡献在西方哲学的翻译事业上。作为一位著名的翻译家,近半个世纪来国内学习哲学的同志大概都会从他的大量译文中得到教益。但他自己的著述发表的却不多。以上这些论著,是他近二十年来研究古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哲学的成果,也是他长期翻译实践的理论总结,其中只有两篇文章曾在《学人》和台湾《哲学杂志》发表过,见到的读者不多。而这些论著,不仅对我们了解太庆的学术成就和翻译思想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理解他的柏拉图对话的译文,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们将他的这些论著和他的《柏拉图对话》的译文编在一起出版。

作者简介

太庆是一位哲学家,是专门研究西方哲学史的学者,但他一生大部分精力贡献在西方哲学的翻译事业上。作为一位著名的翻译家,近半个世纪来国内学习哲学的同志大概都会从他的大量译文中得到教益。但他自己的著述发表的却不多。以上这些论著,是他近二十年来研究古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哲学的成果,也是他长期翻译实践的理论总结,其中只有两篇文章曾在《学人》和台湾《哲学杂志》发表过,见到的读者不多。而这些论著,不仅对我们了解太庆的学术成就和翻译思想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理解他的柏拉图对话的译文,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们将他的这些论著和他的《柏拉图对话》的译文编在一起出版。

目录信息

欧悌甫戎篇
苏格拉底的申辩篇
格黎东篇
卡尔弥德篇
拉刻篇
吕锡篇
枚农篇
裴洞篇
会饮篇
治国篇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十
巴门尼德篇
智者篇
附录
苏格拉底、柏拉图传
亚里士多德论柏拉图 附:亚里士多德论苏格拉底、柏拉图
王太庆论柏拉图哲学和翻译问题
柏拉图关于“是”的学说
我们怎样认识西方人的“是”?
试论外国哲学著作的汉语翻译问题
论翻译之为再创造 附:论翻译之为再创造(初稿)
希腊哲学术语的翻译问题
希腊专名的译法
学和思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按语:《会饮篇》思想的雏形其实在《吕西斯篇(Lysis)》中已经出现了(即将爱界定为缺乏者对绝对美善的渴慕和追寻),只是现在以优美瑰丽得多的形式呈现出来,不仅仅是哲学论著,而且是伟大的戏剧作品:在其中,Phaedrus, Pausanias, Eryximachus, Aristophanes和Agathon等...  

评分

(2014年第一学期西方政治学说史五分钟课堂发言。篇目涉及《游叙弗伦》、《申辩》、《克里同》和《理想国》。)   哲人与城邦是否相容,也就是哲学与政治是否相容。柏拉图在对话集的一开始,就用类似一部三联剧的方式展现了这一核心问题。   从游叙弗伦到申辩到克里同篇,...  

评分

菲德罗篇前篇是对爱情的讨论,属于精神范畴,后篇便转述到修辞术,以及如何做好一篇文章的讨论上,通篇读来,确实受益匪浅。 开篇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最差劲的作家也不会一无是处,确实如此,即使最差劲的作家,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所以在研究做学问的过程中,要始终保...  

评分

西方文明的轨迹:从理性到迷信到理性到虚无。 在每个哲学思想的闪光点出现之前,都有无数的废话铺垫。可见,伟大出自平凡。我们需要的,只是耐心罢了。 人类是居住在洞穴中的生物,肉体感官是靠不住的,真实的世界只有通过哲学沉思才能看见。 爱情的终极目的是在对方身上找到自...  

评分

《卡尔弥德篇》和《拉刻篇》,前者论明智,剧情是苏格拉底如何假装给美少年治头疼,用哲学的魅力征服了他,有点污。后者论勇敢,讨论的结果是勇敢是种对于危险的知识,可惜讨论草草结束。 今天读了《斐多篇》,很有收获。此篇记叙苏格拉底死前一天的对话。特殊的日子里,怪蜀黍...  

用户评价

评分

可惜理想国没有翻译完

评分

1.哲人从来都是提出问题,而不是解决;2.古希腊人爱来爱去的爱情都是指基情;3.把人劈成两半,一半苦苦追寻另一半的神话,更多也是歌颂男男之爱;4.哲学的语言:逻辑、思辨、论证,而宗教的语言:强调、暗示、重复;5.邓晓芒说苏格拉底的教育是辩论与推理,而孔子的教育是说教与要求;6.哲学就是练习死亡。生的修炼,摆脱身外之物,等待命运召唤;7.回忆说。灵魂不死,转世轮回,因果报应,不同遭遇。一神论入主前欧洲哲学思想与同为印欧文明的古印度智慧的异同;8.西方文明的轨迹:从理性到迷信到理性到虚无……

评分

得说大学时读纯是捕风捉影,那少不更事的年纪。现在再读有些许更多的体会,但对苏格拉底那套东西并不觉得十分神圣。有时甚至觉得只是为了在只言片语中寻找对生命的印刻。

评分

只看了两百多页的苏格拉底。觉得他随便拉个人就开始把你问到底,其实并不是在探寻意义或者智慧,而更多的是在打理逻辑和定义。

评分

过段时间再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