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小书”中,作者高屋建瓴地回顾了西方人“时代意识”的起源(时代意识并非人来就有,在雅氏的论题范围内,它是西方文化精神在近代发生转向的产物),分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精神原则,讨论了科技进步的文化前提及其对社会形态变迁的作用,讨论了民主政治与贵族理想之间的对立。全书以实存哲学式的反思(不是那种思辨性的历史哲学的反思)作底线,描写了与西方社会现代化进程相伴随的精神文化的巨大震撼以及这种震撼留给当代西方人的困境。
卡尔·雅斯贝斯,20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奠基人之一。他主张哲学是对存在的主观解释, 认为哲学应当为人的自由而呼吁, 应当注重人的生存, 并以此作为一切现实的核心。《时代的精神状况》是其重要著作。
王德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这本书不太厚,但内容不少,里面干货不少,如果对西方思想史有了解的话,看这本书能收获更多。 基本上前后,存在主义观点不少。技术的物化作用,崇高精神的衰亡。生活分崩离析。 他这里说到克尔凯郭尔、尼采比较多,为推崇。 后对,马克思、弗洛伊德、社会学进行分析说明。 中...
评分 评分本书写于1930年,但作者分析的那个“现时代”的精神境况针对的更像是如今这个现时代,人的迷茫空虚更甚从前。可见经过这100年,人在现代这条路上走了这么远,但对走在这条路上的自己的了解不比100年前的人走得更远。
好书!!!
评分读罢此书。
评分感觉踩全了文化研究最好的点???? §3.1:本质的人性降格为通常的人性[、]作为功能化的肉体存在的生命力[、]凡庸琐屑的享乐。劳动与快乐的分离使生活丧失了其可能的严肃性;公共生活变成单纯的娱乐;私人生活则成为刺激与厌倦之间的交替,以及对新奇事物不断的渴求,而新奇事物[层出不穷]又迅速被遗忘。没有前后连续的持久性,有的只是消遣。[…]当生命变成单纯的功能时,它就失去了其历史的特征,以致[…]青春作为生命效率最高和性欲旺盛的阶段,成了一般生命之被期望的类型。只要人仅仅被看成是一种功能,他就必须是年轻的。倘若青春已过,他就要努力显得青春犹在。此外,[…]个人的生命只在瞬间中被经验到,它在时间中的延伸是一种偶然的持续,并没有被当作在生物学过程诸阶段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一系列不容挽回的决定而被记忆和珍惜。
评分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读完。给满分的书。你不看不会后悔。思路很清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此书写于1930年但今天的社会就是他当时写得那样:一群没有个性的人。探讨求真、求实存之可能性。作者批判马克思物质条件论、心理学性本能论、人类学优秀论。精彩过瘾。我也反感心理学在当下泛滥
评分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