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

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生于江苏吴江。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活动家。4岁起在母亲创办的蒙养院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就读于东吴大学医预科、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清华大学研究院,后留学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其所著的《江村经济》被认为是我国社会人类学实地调查研究的一个里程碑。论著甚丰,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英文版,1939)、《禄村农田》(1943)、《生育制度》(1947)、《乡土中国》(1948)、《乡土重建》(1948)、《从事社会学五十年》(1983)、《费孝通社会学文集》(1985)、《记小城镇及其他》(1986)、《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1987)、《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1988)《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1992)、《费孝通文集》(1999)等,论文多篇。1980年3月,国际应用人类学会授予他该年度马林诺夫斯基名誉奖;1981年11月,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向他颁发了该年度赫胥黎奖章。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作者:费孝通
出品人:
页数:386
译者:
出版时间:2004-09
价格:28.5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587408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费孝通 
  • 人类学 
  • 学术 
  • 費孝通 
  • 经济 
  • 社科 
  • 社会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的实地考察写成的.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1)为什么? “由于家庭工业的衰落,农民只能在改进产品或放弃手工业这两者之间进行选择,改进产品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再组织的问题……因此,仅仅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并不能最终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最终解决的办法,不在于紧缩农民的开支,而应该...  

评分

评分

1)为什么? “由于家庭工业的衰落,农民只能在改进产品或放弃手工业这两者之间进行选择,改进产品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再组织的问题……因此,仅仅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并不能最终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最终解决的办法,不在于紧缩农民的开支,而应该...  

评分

社会学本科,李强老师城市社会学课程读书笔记。欢迎讨论。 工业化历史中的中国乡村 ——读费孝通《江村经济》 费老的《江村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学史中的名著,最初脱胎于作者于1936年7-8月在江苏省开弦弓村的参与观察留下的记录。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描绘了一个典型中国江...  

评分

农村与农民的昨天 第一个意识到农民可以是一股强大武装力量的,并不是无产阶级政党以及它的领导者。 在中国,即便是在今天,农民作为与土地关系最密切的生产者,极为辛劳地供养着这个社会,同时也承受着最大的生存压力与生存风险。而当这种压力与风险超过他们能够承受的极限...  

用户评价

评分

有趣而生动的社会学佳作,绝对没有吁吁叨叨的罗嗦!

评分

好书。

评分

零散文集

评分

零散文集

评分

家里的是97年版,棕色封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