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非中

无处非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铭铭

王铭铭,北京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社会人类学的研究与教学,著述《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逝去的繁荣》、《王铭铭自选集》等,针对“中国问题”展开人类学式的分析;《社会人类学》、《人类学是什么》等,从一个侧面试探社会科学的“汉语叙述”。近年更关注古代中国的“天下观”问题,同时对海外民族志的传统产生浓厚兴趣。

出版者: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王铭铭
出品人:
页数:207
译者:
出版时间:2003-09
价格:1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6037508
丛书系列:访学文丛
图书标签:
  • 人类学 
  • 王铭铭 
  • 随笔 
  • 游记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散文 
  • 社会科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无处非中”,出自艾儒略《职方外纪》。较完整的句子,已引在这册书正文的前面。它的意思,现已是一个地理常识,那就是,地球既是圆的,世界上便没有一个地方不能被定义为中心。在这样一个新时代,来引古代在华欧人的书,不免显得过时。可是,对今天的我们,这四个字却还没有失去其重要性。对我来说,“无处非中”隐约道出了社会人类学家长期以来致力于阐述的那一简朴的道理;如果我们自以为拥有天底下惟一“合情合理”的文化,那就可能失去理解我们自己的机会,甚至可能失去我们的邻人。承认他人的世界是中心,并苦读这一中心,才能善待自我。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最近总是碰见Eco,在抬头低头,或者无意回首,或者有心旁骛之时。就像我的中学物理老师二十年前教导的那样:E-c’-o无处不在。譬如: 豆瓣评论中有所疏漏的Eco研究综述、 Eco作品《美/丑的历史》的火气有点大的中国编辑维京先生的豆瓣日记、 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的中国头...  

评分

最近总是碰见Eco,在抬头低头,或者无意回首,或者有心旁骛之时。就像我的中学物理老师二十年前教导的那样:E-c’-o无处不在。譬如: 豆瓣评论中有所疏漏的Eco研究综述、 Eco作品《美/丑的历史》的火气有点大的中国编辑维京先生的豆瓣日记、 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的中国头...  

评分

最近总是碰见Eco,在抬头低头,或者无意回首,或者有心旁骛之时。就像我的中学物理老师二十年前教导的那样:E-c’-o无处不在。譬如: 豆瓣评论中有所疏漏的Eco研究综述、 Eco作品《美/丑的历史》的火气有点大的中国编辑维京先生的豆瓣日记、 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的中国头...  

评分

人类学家注定是位浪漫制造者,他们总是舟车劳顿的到远方去寻找异邦,从事着似乎神秘的事业。对于这种旅程,人们大都将它想作优美的事情,而忽略了其中的琐碎与烦顿。可是,旅行就是人类学家的宿命,即使如此的“忧郁”,也不得不将其进行到底。 《无处非中》记叙了王铭铭历次访...

评分

最近总是碰见Eco,在抬头低头,或者无意回首,或者有心旁骛之时。就像我的中学物理老师二十年前教导的那样:E-c’-o无处不在。譬如: 豆瓣评论中有所疏漏的Eco研究综述、 Eco作品《美/丑的历史》的火气有点大的中国编辑维京先生的豆瓣日记、 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的中国头...  

用户评价

评分

王铭铭

评分

游走地点虽然各不相同,但作为人类学家的王铭铭,似乎总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文化交往”作为人类文明的普世法则自古皆然(伯伦亚的Etruscan的“东方化”和以“他者为中心”的贵族文化;威尼斯的文化包容;芝加哥的三个世界及萨林斯所思考的他者文化的完整性;马里文化博物馆中前殖民时代与伊斯兰文化的高度关联性和融合)正如其所说“从边缘看中心,是人类学家给自身文化研究方式下的一个定义”,王铭铭似乎也用自己在四处游走的经历,印证了西方现代化之前的世界并非封闭、野蛮和停滞不前,以“边缘”的视角不断反思”中心”(西方现代性)可能存在的偏见和自大(一如法国哲学家Jullien的东西文化类型学)。ps:《从芝加哥到萨林斯的世界》值得反复品读。

评分

于散文之中见方法,寓方法于文笔游走之间。一路看来很有启发。

评分

萨林斯与芝大一章最值一读。

评分

“三圈”中的外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