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儒家开宗大师”熊十力于1951年间写下七万字长函《论六经》,致林伯渠、董必武、郭沫若、“并恳代陈毛公赐览”。《论六经》集中呈现了熊十力对儒家经典的革命性阐释,也体现了熊十力一生对共和主义始终不渝的关切。通过释读这篇长函,结合熊十力在1949至1951年间刊印的其他文集《韩非子评论》(原题“正韩”),本稿尝试探究熊十力经学思想与革命精神的关联,以及儒家心学与西方启蒙哲学的内在亲缘,进而理解共和精神给二十世纪中国哲学文化的品质打下的深刻烙印。
刘小枫,1956年生,四川重庆人。1978年入四川外语学院,获文学士学位;1982年入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1985年到深圳大学中文系任教;1989年入瑞士巴塞尔大学,获神学博士学位。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山大学哲学系、重庆大学的教授。主要著作有《诗化哲学》(1986)、《拯救与逍遥》(1988)、《走向十字架上的真》(1994)、《这一代人的怕和爱》(1995)等。
刘小枫当年的十字架的真,拯救与逍遥等让我是多么的崇拜。这两年搞施密特什么的,让我觉得越来越不理解他,看了这本新书,我终于可以肯定的说,他已经走火入魔了。书中提到熊十力给毛的信里面有“封建专制”一词。刘小枫认为封建是秦以前的制度,专制是秦以后的制度,为何熊大...
评分刘小枫当年的十字架的真,拯救与逍遥等让我是多么的崇拜。这两年搞施密特什么的,让我觉得越来越不理解他,看了这本新书,我终于可以肯定的说,他已经走火入魔了。书中提到熊十力给毛的信里面有“封建专制”一词。刘小枫认为封建是秦以前的制度,专制是秦以后的制度,为何熊大...
评分最近也翻看了几本书,其中在手机上看完刘小枫著作《共和与经纶》(刘小枫,2012,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一部很小的书。断断续续翻了很久,虽然只有304页,还是32开,但也从年前看到前几天才彻底解决。在去年年底,刘小枫和邓晓芒展开了一场刚开始就结束的年底学术...
评分秩序与人心 —— 梁漱溟、熊十力之争:建国后大陆新儒家对社会主义的认知与阐释 1961年,历经怀仁堂廷争风波之后的梁漱溟,本已归于沉寂,但在读毕老友熊十力建国后的系列著作后,竟提笔撰写《读熊著各书书后》的万字长文,感叹“当年的熊先生于今已不得而见”,极度表达对熊十...
评分帮老Fu还书,顺便看了看。作者解释熊十力和熊解六经韩非都是一种道理吧,说六经注我、微言大义、完全再造一个政治哲学体系都可以,原意不重要,媚帝就可以击退之了。字里行间屡屡提及十力见识高远非其能及,总觉得是嘲笑。
评分施派想做大,必须通韩非。中国百家经书都可忽视,就是不能不通韩非。这个意义上,刘小枫本书的选题可以说绝了。既借批判熊十力打了自由主义智识人的脸,又找到了施特劳斯主义与法家的隐微呼应关系。当然也有缺点,治学不严,注释格式非常随意,言辞之间,义理不够圆融,不过作者本人既然都说本书是”几张废纸“,也就没什么了。刘小枫书里自己说自己是民族主义者,虽然它的确是,不过这种心迹还是少袒露。
评分整本书都以反讽口吻写出,不仅批新儒家,更是批中国自由主义,顺便暗示人民共和国的精神底子就是这个。
评分十力这里似乎有矛盾……我们不应该怀疑十力的形而上学眼力……心性形而上学……深入形而上学洞穴所得…… |此书提示了我熊十力在政治方面的抱负,算是此书对我的唯一价值。
评分劉小楓老師最近的文章似乎有一個強烈主題:以精神等級秩序拒斥形上衝動。但他自己卻往往樂於談論神人、至人、聖人,而且在劉師眼中這三種人知悉精微之道,仁義似乎只是對君子、民眾而言的。這難道不是解構,解構仁義?如果我沒理解錯,此流弊極大極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