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与重建

诠释与重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陈来
出品人:
页数:540
译者:
出版时间:2010-12
价格:43.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35288
丛书系列:陈来学术论著集
图书标签:
  • 王夫之
  • 陈来
  • 中国哲学
  • 思想史
  • 哲学
  • 国学
  • 诠释与重建
  • 文化
  • 诠释
  • 重建
  • 哲学
  • 思想
  • 理论
  • 文化
  • 解读
  • 批判
  • 反思
  • 分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集中研究王船山的《读四书大全说》,由此来阐发、透视船山哲学的总体。王船山作为宋明理学乃至整个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总结者,在中国哲学史这一领域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本书以“经典与诠释”为研究进路,致力研究船山对《四书》的哲学诠释及其对宋明道学《四书》解释传统的批判继承,突出其中的道德论、心性论、工夫论、解经学,试图呈现其中的儒学思想和理学思想作为船山哲学之部分的意义,阐明其思想与宋明道学运动的关联。有评论认为,未有陈来此书前,船山研究一直处于启蒙思潮说、唯物辨证说的典范笼罩之下,船山反道学的面目亦几成铁案,屹然不可撼动。而此书则旗帜鲜明地提出“正统重建说”的解释典范,认为船山也应当作为宋元明清道学运动中人来了解。

作者简介

陈来,生于北京,祖籍温州。1981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国际中国哲学会副执行长。主要著作有《朱子哲学研究》、《朱子书信编年考证》、《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宋明理学》、《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人文主义的视界》、《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新理学与新心学》、《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等。

目录信息

绪言
一 心路
二 取向
三 渊源
四 定位概说——
读《大学》
第一章 船山的《大学》诠释及思想特色
一 道学判释
二 智为性体
三 明德之心
四 持志正心
五 以诚灌意
六 守理不动
七 格致相因
八 余论
读《中庸》
第二章 船山的《中庸》首章诠释及其思想
一 “中”之诸义
二 道心人心
三 中和皆体
四 未发为性
五 戒惧慎独
六 余论:《四书笺解》与《四书训义》
读《论语》
第三章 船山《论语》诠释中的理气观
一 理气无分体,德才有合用
二 以理治气,以理养气
三 天命之理与气数之命
第四章 船山气质论与气质人性论
一 质以函气,气以函理
二 形质之体与形后之气
三 “性善”说与“性近”说
第五章 船山思想的理欲观
一 情者己也
二 己者性也
三 存理遏欲
四 《孟子说》的天理人欲之辨
读《孟子》
第六章 船山哲学的气体论与气善论
一 气善论
二 气体论
三 气几论
四 气化论
五 气理论
第七章 船山《孟子》诠释中的心性情论
一 心含性而效动
二 性为体,心为用
三 心未即理
四 尊气以尽心
五 继之者善,善成之性
六 形色即天性
七 后天之性
八 四端非情,恶根于情
第八章 船山艋子说》的工夫论
一 养气
二 知言
三 持志
四 集义
五 夜气
六 知性尽心
七 存心养性
八 求放心
九 总论为学之道
《思问录》
第九章 船山《思问录》内篇思想研究
一 论理气、动静、神化
二 论心、性、情
三 论善恶工夫
四 论有无、体用
五 批判虚论,回归张周
《正蒙注》
第十章 “存神尽性,全而归之” ——船山《正蒙注》的思想宗旨
一 贞生死以尽人道
二 明人道以为实学
三 安身立命的基点
四 圣学正统的重建
五 小结
第十一章 船山《正蒙注》的善恶生死论
一 安生安死
二 全生全归
三 不留不挠
四 理学渊源
五 余论
第十二章 船山《正蒙注》的存神尽性论
一 性以健顺为体
二 性善人之独
三 心函姻媪
四 肖太和之本体
五 存神尽性
六 余论
第十三章 船山《正蒙注》的姻媪神化论
一 太和本体
二 阴阳气化
三 神、气、理、诚
四 小结
附录 元明理学的“去实体化”转向及其理论后果 ——重回“哲学史”诠释的一个例子
一 吴澄的理“非别有一物”说
二 罗钦顺的“理气一物”说
三 王廷相的“性出乎气”说
四 刘宗周的“气质之性”说
五 王夫之的“气质中之性”说
基本文献和主要书目
主要名词索引
后记
“陈来学术论著集”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诠释学理论渐已成为各种“创造性误读”的诠释学借口的今天,一部以《诠释与重建》为题的经典研究著作的问世,其补偏救弊之意是显见的。在“后记”中, 陈来先生谈及此书的缘起时说:“因见现在‘经典和诠释’的主题研究很流行,但大多数未能深入于诠释的具体实践,往往流于空...

评分

在诠释学理论渐已成为各种“创造性误读”的诠释学借口的今天,一部以《诠释与重建》为题的经典研究著作的问世,其补偏救弊之意是显见的。在“后记”中, 陈来先生谈及此书的缘起时说:“因见现在‘经典和诠释’的主题研究很流行,但大多数未能深入于诠释的具体实践,往往流于空...

评分

在诠释学理论渐已成为各种“创造性误读”的诠释学借口的今天,一部以《诠释与重建》为题的经典研究著作的问世,其补偏救弊之意是显见的。在“后记”中, 陈来先生谈及此书的缘起时说:“因见现在‘经典和诠释’的主题研究很流行,但大多数未能深入于诠释的具体实践,往往流于空...

评分

在诠释学理论渐已成为各种“创造性误读”的诠释学借口的今天,一部以《诠释与重建》为题的经典研究著作的问世,其补偏救弊之意是显见的。在“后记”中, 陈来先生谈及此书的缘起时说:“因见现在‘经典和诠释’的主题研究很流行,但大多数未能深入于诠释的具体实践,往往流于空...

评分

在诠释学理论渐已成为各种“创造性误读”的诠释学借口的今天,一部以《诠释与重建》为题的经典研究著作的问世,其补偏救弊之意是显见的。在“后记”中, 陈来先生谈及此书的缘起时说:“因见现在‘经典和诠释’的主题研究很流行,但大多数未能深入于诠释的具体实践,往往流于空...

用户评价

评分

陈来从王夫之的著作入手研究他的思想是如何所谓集大成的,包括对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研究,都是中国哲学这个承前启后的人物究竟如何融合批判继承前人。

评分

以船山的注疏为切入点,紧贴文献展开论述,学理坚实

评分

陈来先生的书意义很深,但是我是真的读不进去,太厚了,把我需要的情的部分挑出来写了个3000字就还回图书馆了,有时间再看,先标上

评分

陈又新对文献的把握自然是当下第一流的,在已经格式化了的框架下对王船山驾轻就熟的处理

评分

陈来先生的书意义很深,但是我是真的读不进去,太厚了,把我需要的情的部分挑出来写了个3000字就还回图书馆了,有时间再看,先标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