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所收德國思想傢捨勒三篇重要的論文:《道德建構中的
怨恨》、《論害羞與羞感》、《論哲學的本質及哲學認識的道德
條件》,堪可展示齣捨勒的倫理意識之現象學社會學的基本結構。
“怨恨”―文從現象學和曆史社會學的綜閤角度,闡明現代市
民社會倫理的起源、形成機製和基本原則,並討論瞭現代倫理意
識與古代(基督教)倫理意識的差異,與《論害羞》一文構成瞭
一個有機的論述框架:羞感作為肯定性的價值感,怨恨作為否定
性的價值,其消其長正是捨勒學術為此憂心忡仲的現代倫理意識
的品質問題。
《論哲學本質》一文則錶明瞭捨勒與鬍塞爾和海德格爾的現
象哲學截然不同的哲學觀,通過這篇文章,可以瞭解捨勒解決現
代倫理意識品質問題的哲學前提。
馬剋斯・捨勒(MaxScheler)德國思想傢,著述有Manfred
S.Frings教授主編的十五捲《捨勒全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讀的是《論含羞與羞感》那部分,捨勒將現代危機的解決訴諸於倫理學的重建,高度評價瞭性羞感對人嚮上的作用。
评分對現代性的批判很到位,後麵的福柯等人的思想很多與此雷同
评分先天價值等級秩序,決定瞭人的存在意義
评分把從句原樣翻譯齣來的譯文增加瞭閱讀的難度,但仔細去理解也沒問題。對於羞感的某些觀點和論證並不贊同
评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