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或论教育》,系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1712—1778)的重要著作。此书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此书出版时,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巨大。这部书不仅是卢梭论述资产阶级教育的专著,而且是他阐发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的名著。
继十六、十七世纪荷兰和英国相继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十八世纪的西欧正处于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壮大,封建社会行将崩溃,更为深刻的资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的时期。这种情况在法国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时,法国是一个落后的封建专制国家,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这句骄横的名言,就反映了这种专权状况。封建贵族和僧侣们凭借封建王权和神权对第三等级施加沉重的压迫,使整个第三等级其中包括资产阶级完全处于政治上无权的地位。在经济上,封建贵族和僧侣们拥有大量的土地,控制着财政税收大权,残酷剥削和掠夺第三等级,特别是广大工农劳苦大众。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日益扩大,使它再也不能容忍那种无权状况了。反对封建压迫,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成了第三等级的共同要求。卢梭和其他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正是反映了这一要求。《爱弥儿》一书则是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本书共分五卷。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在第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卢梭提出的按年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无疑是个重大的进步,它对后来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发展,特别是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可贵的启示。但是应该指出,这种分期以及把体育、智育和德育截然分开施教的方法,是不科学的。
很久以来他们都认为我是游荡在梦幻之乡,而我则认为他们始终是停留在偏见的国度。-----卢梭,1762年《爱弥儿》p.357 【按语:《爱弥儿》是一部让我瞠目结舌的天才之作:细腻生动的想像力、感人至深的情感和语言、爱欲与自由的对峙、宗教意识的灵性沉迷与斯多葛学派自然与命...
评分相信卢梭在成书过程中,总是在追忆自己的成长经历:辗转的生活虽不致说颠沛流离,但始终没有一位贯穿少年与青年的,他困惑时可以去求助的导师。他学艺甚多,但没有连贯性,在知识体系中有许多漏洞。所以,他是羡慕爱弥儿的。 爱弥儿一书,卢梭按他的学生“爱弥儿”经历的婴孩...
评分看第四卷的时候我越来越确信,《爱弥儿》的教育目标并不只是一个能在社会中保持(在《不平等》中自然状态的意义上的)自然之善的“普通人”,更不是为《社会契约论》塑造模范公民。一旦社会形成,历史就已不可逆转,因此前理性(pre-rational)、因而也前道德(pre-moral)状态...
评分卢梭对所谓的“人类文明”充满了警觉,在《爱弥儿》的开篇第一句,他就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旦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卢梭主张的自然教育,从目标到手段都应该遵循自然之道,尊重儿童的天性和个性,最大限度减少对他们成长的人为影响,静待花开。...
柏拉图的《理想国》在卢梭看来是最好的教育论文。我赞成卢梭的这一观点:勿用理性教育孩子。这一官能、义务是孩子将来才该拥有的,在他成功拥有之前,在养成阶段不必以之喂养。此书议论中带记叙,读之感觉非常舒适;可惜后部记叙太多,简直像小说了。其中男的见到卢梭纯哲学的观点,他对感觉与观念间的看法很特别,不同于洛克或休谟所认为的简单观念与简单感觉对应,他认为简单观念是由复杂感觉构成的。另外,卢梭对女人看法似有问题,我不认为不对女人羞耻心大加约束的话女人便是放荡的、整天想着如何勾引男人的--虽然我这样的观点在卢梭看来就是未经世事的人才说出的话。卢梭认为洛克既鼓励让孩子忍受淋湿又要避免睡在阴湿处的观点是矛盾的,我认为不对:忍受淋湿是在培养坚韧,而长期处于阴湿出的确会引起关节炎,没必要用健康为代价来培育坚韧。
评分900页。没有《理想国》和《精神现象学》那么完美,但其伟大程度则近之。前三卷是爱弥儿的自然人教育,第四卷为社会人教育,第五卷为苏菲女性教育,附录配合第五卷可谓反高潮式的反讽,同时照应了柏拉图也托出了黑格尔。知人论世何其难哉,就像《理想国》一样这本书里的很多具体细节似乎是过时了的,也像《理想国》一样这本书里的论点和方法依然是远古的同时也是未来的以及过于超前的,以至于有的人在实践却不承认其理论,有的人照搬其理论却因此而实践错了,还有的人理解了理论以至于成为了卡西勒和马斯特或者渠敬东和吴增定。一方读书会最终在吴增定·卢梭和李猛·韦伯之间偶然地选择了渠敬东·卢梭作为第七季的阅读书目,但大抵还是差不多的。卢梭称本书为其最重要的一本书,而这本书也证实了卢梭这一极端矛盾体如何从知人走到论世的,卢是诗化哲学
评分卢梭的“自然”,并非常规意义上的“大自然”,它与“社会”(不理想的现实社会)相对,指涉一种理想化的自由独立纯真诗性状态。如果拘泥于书中的具体观点或看似自相矛盾的细节,会误以为这本书不过是一本徒有虚名、迂腐过时、自以为是乃至应该被拉下神坛的伪经典;但深入本书的骨髓后,会发现除却其思想史的非凡价值(启蒙辩证法、主奴辩证法乃至精神分析等等)外,《爱弥儿》闪耀着卢梭勇于批判(对外)、善于反思(对内)的思想光辉。拘泥于具体观点甚或具体词句,是太过懒惰肤浅的读书方法,唯有把握书中所蕴藏的思想体系与思维脉络及其衍生出的后世思想以及其呈现出的问题困惑与反思判断,才算真正地读过。书的结尾,卢梭似乎并未肯定地告诉读者爱弥儿教育成功了或失败了,这正体现出他对启蒙理性的反思与完善——没有终极答案,只有不倦探索。
评分不建议非专业人士读这种历史著作。本书的两个重点:阶段性教育和自然人。其中教育的阶段性(stages),现代人已有了更好的定义。而“自然人”的观点,个人认为与时代潮流不符
评分像奶粉的名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