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米沃什 波蘭 外國文學 詩歌 思想史 隨筆 諾貝爾文學奬 波蘭@Czeslaw_Milosz
发表于2025-05-05
被禁錮的心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1930年代至40年代,米沃什歷經波蘭屢受侵略、瓜分,二戰期間,目睹華沙在納粹德國的破壞下變成瞭廢墟。米沃什關切著斯土斯民的命運,他從反納粹戰爭開始就積極參加瞭波蘭的抵抗運動,在淪陷的華沙與法西斯德國進行瞭艱苦的鬥爭。二戰結束後,波蘭雖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成立瞭波蘭人民共和國,米沃什亦曾任波蘭駐美使館和駐法使館的文化參贊,然而他認為政府當局要求藝術傢作品中「革命」服務,侵犯瞭作傢特有的職責。於是米沃什在1951年初要求在法國政治避難,從此自我流放到西方。
米沃什在法國流亡瞭十年,1960移居美國,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剋利分校任教。1970年加入美國籍。
在米沃什三十多年的流亡中,過的「是一種與城市大眾隔離的生活」。他自稱是「一個孤獨的人,過著隱居的生活」,並錶示「流亡是一切不幸中最不幸的事,我簡直墜入瞭深淵。」
1980年米沃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接受美國《舊金山記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採訪時曾說:「獲獎給我帶來瞭讀者和睏擾。我擔心自己的作品會遭到麯解,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寧願不要讀者」。
1989年後,米沃什結束三十多年的流亡生活迴到波蘭,在古城剋拉科夫定居直到2004年8月辭世。儘管米沃什的一生漂泊不定,並精通多種語言,然而他始終堅持用其傢族從16世紀起就使用的波蘭語寫作,儘管米沃什過去的齣生地已被畫為今天的立陶宛,他仍然把波蘭視為祖國。本書是米沃什政論思想的奠基與成名之作。
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law Milosz,1911—2004) 波蘭著名詩人和作傢,現居美國,1980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二戰期間,曾積極參加華沙地下抵抗運動,戰爭結束後,曾任波蘭駐美國和法國的文化參贊,1951年流亡巴黎。齣版過多部詩集和詩歌翻譯作品。本書是米沃什政論思想的奠基與成名之作。
:無
評分看的不是這個版本,是港版竪排繁體的《攻心記》(餘懷譯),1956年齣版。好書,深入心靈,可以對照國內思想改造來看。
評分“擺脫生存鬥爭”
評分看的不是這個版本,是港版竪排繁體的《攻心記》(餘懷譯),1956年齣版。好書,深入心靈,可以對照國內思想改造來看。
評分看的不是這個版本,是港版竪排繁體的《攻心記》(餘懷譯),1956年齣版。好書,深入心靈,可以對照國內思想改造來看。
闯入者最擅长的在于将自己描绘为历史进步的代表者,他们有一套完整的学说,以“新信仰”的名义,要求人们服从。为此对其他国家施行残忍的杀戮,把人们驱逐,让人们不敢声张。米沃什在本书的每一章都举了真实的例子:能给人精神上带来稳定作用的“穆尔提-丙”药丸,“道德家”阿...
評分这是一本卓越的寓言小说,是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著名作家切•米沃什写于上世纪50年代的名著,当时他已被迫离开祖国,踏上漫长的流亡之路。 《被禁锢的大脑》中主人公皆有所本,从技术上看,它并无更多花巧之处,由于常常用大段议论来替代描写,让读者觉得它更像...
評分 評分一 阅读米沃什的这本《被禁锢的头脑》,从始至终,都伴随着一种熟悉的陌生感。这本书讲述的是发生在波兰国土上的事情,但是,只要你对中国的近现代史有所了解,就能从中读出似曾相识的味道——一种苦涩的味道。 这本书如书名所示,写的是在极权国家体制下知识分子的处境。 ...
評分或者无奈也好,真实也罢。 写作,之于这个时代,都一定会有他的背景,无论是以怎样一种方式去表达。 这一切都是一种执着,没有好与坏。 我们到底是为体制写作?为国家写作?为国家所要求的人们大众写作?还是为个人写作?为自己写作?为金钱写作? 在奥兹的《咏叹生死》一书有...
被禁錮的心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