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禁錮的心靈

被禁錮的心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倾向出版社
作者:Czesław Miłosz
出品人:
页数:320
译者:乌兰 译 易丽君 校订
出版时间:2011-11
价格:NT 45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6856178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米沃什
  • 波兰
  • 外国文学
  • 诗歌
  • 思想史
  • 随笔
  • 诺贝尔文学奖
  • 波兰@Czeslaw_Milosz
  • 心灵成长
  • 自我解放
  • 情感疗愈
  • 心理困境
  • 内在探索
  • 情绪管理
  • 孤独感
  • 自我觉察
  • 压抑
  • 觉醒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930年代至40年代,米沃什歷經波蘭屢受侵略、瓜分,二戰期間,目睹華沙在納粹德國的破壞下變成了廢墟。米沃什關切著斯土斯民的命運,他從反納粹戰爭開始就積極參加了波蘭的抵抗運動,在淪陷的華沙與法西斯德國進行了艱苦的鬥爭。二戰結束後,波蘭雖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成立了波蘭人民共和國,米沃什亦曾任波蘭駐美使館和駐法使館的文化參贊,然而他認為政府當局要求藝術家作品中「革命」服務,侵犯了作家特有的職責。於是米沃什在1951年初要求在法國政治避難,從此自我流放到西方。

米沃什在法國流亡了十年,1960移居美國,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利分校任教。1970年加入美國籍。

在米沃什三十多年的流亡中,過的「是一種與城市大眾隔離的生活」。他自稱是「一個孤獨的人,過著隱居的生活」,並表示「流亡是一切不幸中最不幸的事,我簡直墜入了深淵。」

1980年米沃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接受美國《舊金山記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採訪時曾說:「獲獎給我帶來了讀者和困擾。我擔心自己的作品會遭到曲解,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寧願不要讀者」。

1989年後,米沃什結束三十多年的流亡生活回到波蘭,在古城克拉科夫定居直到2004年8月辭世。儘管米沃什的一生漂泊不定,並精通多種語言,然而他始終堅持用其家族從16世紀起就使用的波蘭語寫作,儘管米沃什過去的出生地已被畫為今天的立陶宛,他仍然把波蘭視為祖國。本書是米沃什政論思想的奠基與成名之作。

作者简介

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law Milosz,1911—2004) 波蘭著名詩人和作家,現居美國,1980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二戰期間,曾積極參加華沙地下抵抗運動,戰爭結束後,曾任波蘭駐美國和法國的文化參贊,1951年流亡巴黎。出版過多部詩集和詩歌翻譯作品。本書是米沃什政論思想的奠基與成名之作。

目录信息

開船之前的恐懼──關於《被禁錮的心靈》的對話
前言
第一章:「莫爾提-丙藥丸」
第二章:看西方
第三章:凱特曼──偽裝
第四章:阿爾法,道德家
第五章:貝塔,失戀的情人
第六章:伽瑪,歷史的奴隸
第七章:吟遊詩人戴爾塔
第八章:秩序的敵人──人
第九章:波羅的海三國
後記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一个来自喀尔巴阡山区的老犹太人:如果有两个人吵架,其中一个百分之五十五有理,这很好,也没什么可吵的。但是如果有人百分之六十有理呢?那就更好了,这多么走运啊,要感谢上帝!如果有人百分之七十五有理会怎样?聪明的人就会说,这非常可疑。要是有人百分之百有理...  

评分

评分

伪装作为一种生存技能在极权社会下总是显得那么必要,不论是米沃什的《被禁锢的头脑》还是米克洛什·哈拉兹蒂的《天鹅绒监狱》,都很好地阐释了这一点。 战后的东欧处于苏联的控制之下,社会主义新信仰成功地侵入了东欧国家的肌体。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不得不成为演员,他们在办...  

评分

黑格尔式的蜇伤 ——《被禁锢的头脑》中文版导读 崔卫平 一 在某种意义...  

用户评价

评分

一个价值虚无时代的见证

评分

一天55页

评分

一天55页

评分

看的不是这个版本,是港版竖排繁体的《攻心记》(余怀译),1956年出版。好书,深入心灵,可以对照国内思想改造来看。

评分

#2014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