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由来、内容、形式与风格:
何谓欧洲知识分子?沃尔夫•勒佩尼斯在法兰西学院欧洲讲坛(1991—1992)作出了经典阐释,《何谓欧洲知识分子:欧洲历史中的知识分子和精神政治》一书即是该系列演讲结集而成。法兰西学院几百年来一直是欧洲最著名的科学机构之一,其欧洲讲坛享誉世界。
《何谓欧洲知识分子:欧洲历史中的知识分子和精神政治》专门阐释了近代意义上的欧洲知识分子的源起、类型和责任,以文艺复兴以来重要人物(涉及拉罗什富科、布丰、卡尔•冯•林奈、约翰•温克尔曼、圣伯夫、保尔•瓦莱里、马尔萨斯、亚当•斯密、马克斯•韦伯、卡尔•曼海姆、马修•阿诺德、朱利安•班达、米歇尔•福柯、哈贝马斯、皮埃尔•布迪厄、乔治•康吉扬等)和重要思潮为线索,以知识分子的经典困境——“乌托邦与忧郁症”为主题探讨了社会的有序与无序;从博物学到自然史的变化,论及世界知识和自然界秩序的确立。贯穿其中的是欧洲精神政治的历史,并对当下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使命作出深刻反思。
沃尔夫•勒佩尼斯(Wolf Lepenies)
1941年出生于东普鲁士,德国首屈一指的知识精英,柏林自由大学社会学教授,曾任柏林高等研究院院长(1986—2001),并曾在世界多所大学任职。主要著作有:《德国历史中的文化诱惑》、《忧郁与社会》、《自然史的结束》、《圣伯夫:现代性之初》等,其《三种文化:在文学与科学之间的社会学》(1990)已成为经典之作。
1984年获亚历山大•冯•洪堡奖,1998年获莱布尼茨奖、Joseph-Breitbach奖,2000年获特奥多尔•豪斯奖。2006年荣膺享有盛名的“德国书业和平奖”,近年荣获该奖的有哈贝马斯、奥尔罕•帕穆克、苏珊•桑塔格、劳迪奥•马格里斯等。
2006年“德国书业和平奖”颁奖辞:
沃尔夫•勒佩尼斯“以极大的活力在其他城市和机构中撒播自由思想的种子,把各个民族和各种文化带入和平的对话之中。他用文化学习共同体的希望图景代替了文化冲撞的恐怖景象”。
《德国新闻报》评论沃尔夫•勒佩尼斯:
沃尔夫•勒佩尼斯“是有着科学家视角的作家,是启迪心智的传记作者,也是笔触坚定的散文家,他会证明在行为和知识、道德和科学之间有着一种经久不变的联系”。
译者 李焰明
安徽巢湖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语教授、研究生导师。法国巴黎第四大学访问学者(2000年)。主要译著有勒•克莱齐奥的《战争》(合译)、乔治•桑的《魔沼》,以及《存在主义》、《我的父亲左拉》、《自由小姐》、《红色巴西》、《深夜旅行的女人》等。
这是一本盘点欧洲知识分子历史与传统的著作,通过对欧洲传承有序的人文精神的发掘,解答了知识分子该向何处去的问题。 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是现代史中的一个大事件,此前只有先知和弄臣,知识分子的崛起与人类理性解放是同步的,正是有了他们的宣讲与努力,人类才逐步脱离了...
评分这本书是作者在法兰西学院的讲课。可能学生们都是比较知识丰富的,所以内容非常精深。我不能完全领会。 书分三个部份。一是忧郁症与乌托邦的关系。我想这是知识份子的来历吧。二是欧洲思想史的剧变,从博物史向自然史的过渡。可以理解为近代知识份子的诞生。三是欧洲现代知识份...
评分这本书是作者在法兰西学院的讲课。可能学生们都是比较知识丰富的,所以内容非常精深。我不能完全领会。 书分三个部份。一是忧郁症与乌托邦的关系。我想这是知识份子的来历吧。二是欧洲思想史的剧变,从博物史向自然史的过渡。可以理解为近代知识份子的诞生。三是欧洲现代知识份...
评分这是一本盘点欧洲知识分子历史与传统的著作,通过对欧洲传承有序的人文精神的发掘,解答了知识分子该向何处去的问题。 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是现代史中的一个大事件,此前只有先知和弄臣,知识分子的崛起与人类理性解放是同步的,正是有了他们的宣讲与努力,人类才逐步脱离了...
评分这本书是作者在法兰西学院的讲课。可能学生们都是比较知识丰富的,所以内容非常精深。我不能完全领会。 书分三个部份。一是忧郁症与乌托邦的关系。我想这是知识份子的来历吧。二是欧洲思想史的剧变,从博物史向自然史的过渡。可以理解为近代知识份子的诞生。三是欧洲现代知识份...
好书 学者书类型 有点深 给研究生看比较合适
评分是演讲集。有点冗长,不过挺明晰地表现了欧洲社会哲学发展的脉络。
评分我高估了我自己,既痛苦又看不太明白……
评分就这样吧 我读不进去了
评分陪伴我两周的小伙伴,每天早上坐RER必备……对拉罗什富科的分析堪称精彩!(中文世界未见对他的优秀分析),作者的功底实在太过深厚远远不是译者可以驾驭的了,因此在博物学部分翻译不太好,到圣伯夫甚至有点放弃治疗TTATT和住家爷爷从这里聊了很多感觉收获颇丰……布丰和林奈的精神政治角度在圣伯夫一段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高超的学术见识可见一斑,确实对得起法兰西学院讲座的地位。考虑到本次讲座是1991年完成的,有些关于德国知识分子(尤其是东德知识分子)的考察还不充分,算是本书的一大遗憾,但这又何妨影响这次系列讲座的精彩呢?本书从投石党起义开始直到九十年代的大跨度、一批在我国学界极少涉及的知识分子分析、博物学的考察等都为我国读者造成了很高的门槛(住家爷爷说这是法兰西学院讲座的一贯风格,在这里要给译注点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