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尼迪克特(1887—1948) 美国民族学家、女诗人。本尼迪克特是美国人类历史学派开创人博厄斯的学生,也是其学术继承人。她1923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从1936年起代理哥大人类学系主任。她与美国人类学家米德一起,结合心理学的研究,形成博厄斯学派的一个支派,即“心理学派”或“民族心理学派”、“种族心理学派”。她的代表作是《文化模式》(1934)和《菊与刀》(1946)。《菊与刀》在日本引起强烈反响。
《菊与刀》是研究日本的经典性著作,被日本学术文化界誉为“现代日本学的鼻祖”,曾被翻译成英、法,中、日、西等20余国文字,总发行量超过1000万册,是了解日本和日本人的公认最佳读本。菊花是日本皇室的家徽,而刀则是日本武士精神的象征,《菊与刀》作者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来揭示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动人的艺术性。
Classics are meant to be read. Although reading is a very subjective matter in its essence, it is always safer to go with classics--at least, that would earn you some reputation over the dinner table. Japan has a fascinating culture and we Chinese take sp...
评分 评分对于日本,我们这代人实在感情复杂。从小受的国家主义教育令人始终不忘历史的耻辱,最早接触的日本人形象是抗战题材电影上留着小胡子、愚蠢又凶残的日本军官,听到最多的日语是咬牙切齿的“八格呀路”;可是时间推移,这种单一印象受到无数信息的冲击和篡改,日本的电子产品是...
评分这本短短200页最初只是作为一份美国人如何重建战后日本的战略研究报告,我用了5个小时把它读完。不能否认,日本已经从这本书的二战背景成长为重新野心勃勃的日本,正如很多读过这本书的人评价,任何时候读都会对日本了解又深刻一层,永远不会感觉过时。这是我们在硬盘里常...
评分《菊花与刀》是一本文化社会学范畴的书,美国学者在战时对日本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探索,最初的目的是寻求一种了解日本思想体系的模式,作为二战时期的某种需要;未想战争结束后,这本带有报告文学性质的社会学著作居然在日本和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重大的轰动,被誉为了解日本...
远比我们印象中要扎实。最有感触的反而是序言,提及此书对于战后日本人民族性格重建的深远影响。研究成果反过来又影响了研究本体,类似的想到弗洛伊德泛性论。
评分知耻而后勇,大和民族把我们两千多年前的精神延续至今。为什么日本在二战后能够迅速崛起,除了明治时代和二战中夯下的近代工业基础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在战胜国面前(估计在他们眼里,战胜国也只有美国一家),虽然军事上失利,但经济上还可以超越,这也是本尼迪克特在本书里的神预测。如果不是邓爷爷的改革开放,第二大经济体应该还会被这个岛国盘踞至今。
评分远比我们印象中要扎实。最有感触的反而是序言,提及此书对于战后日本人民族性格重建的深远影响。研究成果反过来又影响了研究本体,类似的想到弗洛伊德泛性论。
评分确实很不错。
评分年代感感觉许多已经不适用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