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史(全11捲)

世界文明史(全11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東方齣版社
作者:(美)杜蘭特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颱灣幼獅文化
出版時間:2010-7-1
價格:998.00
裝幀:
isbn號碼:9787509052563
叢書系列:世界文明史
圖書標籤:
  • 曆史
  • 文明史
  • 世界文明史
  • 威爾·杜蘭特
  • 世界史
  • 威爾杜蘭特
  • 歐洲史
  • 美國
  • 世界文明史
  • 曆史
  • 人文
  • 全11捲
  • 文明發展
  • 古代文明
  • 中世紀曆史
  • 全球史
  • 學術著作
  • 人類發展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世界文明史(全11捲)》包括:

◎《東方的遺産》

◎《伏爾泰時代》

◎《愷撒與基督》

◎《理性開始的時代》

◎《路易十四時代》

◎《宗教改革》

◎《希臘的生活》

◎《文藝復興》

◎《盧梭與大革命(上下冊)》

◎《拿破侖時代(上下冊)》

◎《信仰的時代(上下冊)》

《世界文明史(全11捲)》是世界著名哲學傢、文化史專傢威爾•杜蘭特曆時四十餘年寫就的曠世巨著,是舉世公認的傳世經典,作者因此榮獲1968年美國普利策奬和1977年自由勛章奬。這套書總共11捲,記載瞭人類發展史上的種種文明成果。涵蓋政治、經濟,軍事、科技、宗教、文化、哲學、曆史、教育、藝術,音樂等諸領域,極具可讀性。

作者對於“世界的”“曆史的”這樣的宏大敘事選擇瞭從思想的角度切入,用文明的綫索貫穿。奧斯卡•王爾德說:“任何人都能創造曆史,卻很少有人能記錄曆史。”杜蘭特這兩樣都做到瞭。他所有的作品都是為瞭體現文明的發展對人類進步的推動這一主旨。因此,《世界文明史》絕對不是有關曆史的時間、人物、事件的一種堆積。杜蘭特以文明的流變作為考察曆史的方式,嚮我們描繪瞭一幅橫跨諸多世紀的波瀾壯闊的文化圖景,而曆史也就在這樣的舉重若輕中赫然呈現。杜蘭特用他那簡練而富有詩意的文字講述瞭一個事實:許多往昔的文明留下來的財富是人類的珍貴遺産,是曆史進程中最閃亮的主綫。

杜威說,這是一套很有用的書。季羨林說,這是一套把無羈的熱情和橫溢的纔華完美結閤在一起的文化史的不朽巨著。

著者簡介

威爾·杜蘭特(Will Dmrant,1885—1981),先後在美國聖彼得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接受高等教育。後來進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物學,並在杜威的導下攻讀哲學,I917年獲哥大博士學位。1926年,他齣版瞭《哲學的故事》,獲得齣乎意料的成功。隨後,他花瞭四十餘年的時間完成瞭廣受好評的重要著作——II捲的《世界文明史》o 他於1968年獲得普利策奬,1977年獲得自由勛章奬。終其一生,杜蘭特都熱情緻力於將哲學和知識從學術的象牙塔中解放齣來。

圖書目錄

1、 宗教改革(上下)/世界文明史(20世紀的《史記》•人類文明的《離騷》,季羨林等學者隆重推薦)
[上冊]
第一部 從威剋利夫到路德
第一章 羅馬天主教會(1300—1517)
第二章 英國:威剋利夫、喬叟與大叛亂(1308—1400)
第三章 法國受圍(1300—1461)
第四章 法國的復興(1453—1515)
第五章 15 世紀的英國(1399—1509)
第六章 勃艮第之插麯(1363—1515)
第七章 中古歐洲(1300—1460)
第八章 西斯拉夫族(1300—1517)
第九章 奧斯曼帝國情勢(1300—1516)
第十章 葡萄牙開創商業革命(1300—1517)
第十一章 西班牙(1300—1517)
第十二章 知識的成長(1300—1517)
第十三章 海洋的徵服(1492—1517)
第十四章 伊拉斯謨先驅(1469—1517)
第十五章 路德前夕的日耳曼(1453—1517)
第二部 宗教改革
第一章 馬丁•路德:日耳曼的宗教改革(1517—1524)
第二章 社會革命(1522—1536)
第三章 茨溫利:宗教改革在瑞士(1477—1531)
第四章 路德與伊拉斯謨(1517—1536)
[下冊]
第五章 宗教戰爭(1525—1560)
第六章 加爾文這個人(1509—1564)
第七章 弗朗西斯一世與法國宗教改革(1515—1559)
第八章 亨利八世與紅衣主教沃爾西(1509—1529)
第九章 亨利八世與莫爾(1529—1535)
第十章 亨利八世與修道院(1535—1547)
第十一章 愛德華六世與瑪麗•都鐸(1547—1558)
第十二章 從羅伯特•普魯斯到約翰• 諾剋斯(1300—1561)
第十三章 移民之改教運動(1517—1560)
第三部 宗教改革之餘響
第一章 俄羅斯的統一(1300—1584)
第二章 迴教徒的天賦(1258—1520)
第三章 蘇裏曼大帝(1520—1566)
第四章 猶太人(1300—1564)
第五章 人民的生活(1517—1564)
第六章 音樂(1300—1564)
第七章 拉伯雷時代的文學(1517—1564)
第八章 霍爾拜因時代的藝術(1517—1564)
第九章 哥白尼時代的科學(1517—1565)
第十章 天主教會與宗教改革(1517—1565)
第十一章 教皇與會議(1517—1565)
結語 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與啓濛運動
2、 理性開始的時代/世界文明史(20世紀的《史記》•人類文明的《離騷》,季羨林等學者隆重推薦)
第一部 理性的覺醒
第一章 偉大的女皇(1558—1603)
第二章 歡樂的英國(1558—1625)
第三章 派那西斯山坡(1558—1603)
第四章 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
第五章 蘇格蘭女王瑪麗(1542—1587)
第六章 詹姆士六世和一世(1567—1625)
第七章 揭櫫理性(1558—1649)
第八章 大革命(1625—1649)
第二部 理性與信仰
第一章 意大利(1564—1648)
第二章 西班牙的盛衰(1556—1665)
第三章 西班牙文學的黃金時代(1556—1665)
第四章 西班牙藝術的黃金時代(1556—1682)
第五章 法國的政爭(1559—1574)
第六章 亨利四世(1553—1610)
第七章 黎塞留(1585—1642)
第八章 在戰爭下的法國(1559—1643)
第三部 理性的考驗
第一章 荷蘭的叛亂(1555—1648)
第二章 從魯本斯到倫勃朗(1555—1660)
第三章 北方的興起(1559—1648)
第四章 迴教的挑戰(1566—1648)
第五章 帝國境內的大決戰(1564—1648)
第六章 伽利略時代的科學(1558—1648)
第七章 哲學的再生(1564—1648)
3、 路易十四時代/世界文明史(20世紀的《史記》•人類文明的《離騷》,季羨林等學者隆重推薦)
第一部 路易十四與法國
第一章 旭日東升(1643—1684)
第二章 信仰的考驗(1643—1715)
第三章 國王與藝術(1643—1715)
第四章 莫裏哀(1622—1673)
第五章 法國古典文學的全盛時期(1643—1715)
第六章 尼德蘭的悲劇(1649—1715)
第七章 鼎盛時期的衰落
第二部 英倫、歐陸的興革
第一章 剋倫威爾(1649—1660)
第二章 彌爾頓(1608—1674)
第三章 復闢(1660—1685)
第四章 光榮革命(1685—1714)
第五章 自德萊登至斯威夫特的英國文學(1660—1714)
第六章 波羅的海的爭奪(1648—1721)
第七章 彼得大帝(1689—1725)
第八章 改變中的帝國(1648—1715)
第九章 悠閑的南方(1648—1715)
第十章 封鎖中的猶太人(1564—1715)
第三部 知識的探險
第一章 從迷信到學術(1648—1715)
第二章 科學的探求(1648—1715)
第三章 伊薩剋•牛頓(1642—1727)
第四章 英國哲學(1648—1715)
第五章 法國的信仰與理智(1648—1715)
第六章 斯賓諾莎(1632—1677)
第七章 萊布尼茲(1646—1716)
4、 伏爾泰時代/世界文明史(20世紀的《史記》•人類文明的《離騷》,季羨林等學者隆重推薦)
第一部 伏爾泰與英國
第一章 法國
第二章 人民(1714—1756)
第四章 宗教與哲學
第五章 文學與戲劇(1714—1756)
第六章 藝術與音樂(1714—1756)
第二部 伏爾泰時代的歐陸
第一章 人民與國傢
第二章 道德與風俗
第三章 美的崇拜
第四章 心智的成就
第五章 伏爾泰在法國
第六章 巴赫的德國(1715—1756)
第七章 腓特烈大帝與瑪利亞•特蕾莎
第八章 瑞士和伏爾泰(1715—1758)
第三部 伏爾泰思想與宗教的衝突
第一章 學者
第二章 科學的進展(1715—1789)
第三章 醫學
第四章 無神論者
第五章 狄德羅與百科全書
第六章 普洛透斯狄德羅
第七章 擴展中的運動
第八章 伏爾泰與基督教
第九章 哲學傢的勝利
結語 樂土收場白
5、 盧梭與大革命(上下)/世界文明史(20世紀的《史記》•人類文明的《離騷》,季羨林等學者隆重推薦)
[上冊]
第一部 盧梭與法國
第一章 流浪者:盧梭(1712—1756)
第二章 七年戰爭(1756—1763)
第三章 國傢的命運
第四章 生活的藝術
第五章 年高德劭的伏爾泰(1758—1778)
第六章 浪漫派作傢盧梭(1756—1762)
第七章 哲學傢盧梭
第八章 盧梭的流浪生活(1762—1767)
第二部 盧梭時代的南歐
第一章 意大利沃土(1715—1759)
第二章 葡萄牙與蓬巴爾(1706—1782)
第三章 西班牙和啓濛運動(1700—1788)
第四章 再會!意大利(1760—1789)
第五章 奧地利之啓濛運動(1756—1790)
第六章 音樂改革
第七章 莫紮特
第三部 盧梭時代的宗教
第一章 伊斯蘭教(1715—1796)
第二章 俄羅斯的一段插麯(1725—1762)
第三章 葉卡捷琳娜大帝(1762—1796)
[下冊]
第四章 波蘭之劫(1715—1795)
第五章 腓特烈大帝時的德國(1756—1786)
第六章 康德(1724—1804)
第七章 到魏瑪之路(1733—1787)
第八章 魏瑪盛世(1775—1805)
第九章 歌德的晚年
第十章 猶太人(1715—1789)
第十一章 從日內瓦到斯德哥爾摩(1754—1798)
第四部 盧梭時代的英國
第一章 工業革命
第二章 政壇風雲(1756—1792)
第三章 英國人
第四章 雷諾茲時代(1756—1790)
第五章 英格蘭的鄰國(1756—1789)
第六章 文壇的景象(1756—1789)
第七章 薩繆爾•約翰遜(1709—1784)
第八章 最後的榮耀
第九章 死亡與哲學傢(1774—1780)
第十章 光明前夕(1774—1789)
第十一章 大革命的分析(1774—1789)
第十二章 政治的潰亂(1783—1789)
結論
6、 拿破侖時代(上下)/世界文明史(20世紀的《史記》•人類文明的《離騷》,季羨林等學者隆重推薦)
[上]
第一部 法國大革命
第一章 革命的背景(1774—1789)
第二章 國民會議(1789.5.4—1791.9.30)
第三章 立法會議(1791.10.1—1792.9.20)
第四章 國民公會(1792.9.21—1795.10.26)
第五章 督政府(1795.11.2—1799.11.9)
第六章 大革命下的人生(1789—1799)
第二部 法國大革命與英國
第一章 英格蘭在忙碌
第二章 英國的生活
第三章 英格蘭的藝術
第四章 英格蘭的科學
第五章 英國的哲學
第六章 文學之轉變
第七章 湖濱詩人(1770—1805)
第八章 反叛的詩人(1788—1824)
第九章 英格蘭的鄰邦(1789—1815)
第十章 皮特、納爾遜和拿破侖(1789—1812)
第三部 拿破侖與歐陸
第一章 伊比利亞半島
第二章 意大利及其徵服者(1789—1813)
第三章 奧地利(1780—1812)
第四章 貝多芬(1770—1827)
[下]
第五章 日耳曼與拿破侖(1786—1811)
第六章 日耳曼民族(1789—1812)
第七章 日耳曼文學(1789—1815)
第八章 日耳曼哲學(1789—1815)
第九章 大陸邊緣各國(1789—1812)
第十章 俄國(1796—1812)
第四部 拿破侖的升沉
第一章 執政府(1799.11.11—1804.5.18)
第二章 新帝國(1804—1807)
第三章 龐大之領域(1807—1811)
第四章 拿破侖其人
第五章 拿破侖時代的法國人(1800—1815)
第六章 拿破侖與藝術
第七章 反對拿破侖的文學
第八章 拿破侖時代的科學和哲學
第九章 遠徵莫斯科(1811—1812)
第十章 厄爾巴島(1813—1814)
第十一章 滑鐵盧(1814—1815)
第十二章 聖赫勒拿島
第十三章 結束
第十四章 總結
結論:曆史的教訓
第一章 躊躇
第二章 曆史與地球
第三章 生物學與曆史
第四章 種族與曆史
第五章 性格與曆史
第六章 道德與曆史
第七章 宗教與曆史
第八章 經濟與曆史
第九章 社會主義與曆史
第十章 政府與曆史
第十一章 曆史與戰爭
第十二章 成長與衰退
第十三章 真有進步嗎?
7、 東方的遺産/世界文明史(20世紀的《史記》•人類文明的《離騷》,季羨林等學者隆重推薦)
第一部文明的建立
第一章文明的條件
第二章文明的經濟條件
第三章文明的政治條件
第四章文明的倫理條件
第五章文明的心理條件
第六章史前期曆史文明的起源
第二部埃及與近東
第一章蘇美爾
第二章埃及
第三章巴比倫
第四章亞述
第五章民族雜居
第六章猶太
第七章 波斯
第三部印度與南亞
第一章印度的淵源
第二章佛陀
第三章從亞曆山大至奧朗則布
第四章人民的生活
第五章諸神的天堂
第六章心靈的生活
第七章印度的文學
第八章印度的藝術
第九章一篇基督徒的結語
第四部中國與遠東
第一章哲學傢的時代
第二章詩人的時代
第三章藝術傢的時代
第四章人民和國傢
第七章政治與道德的基礎
第八章古代日本的思想與藝術
第九章日本的新麵目
結語
8、 希臘的生活/世界文明史(20世紀的《史記》•人類文明的《離騷》,季羨林等學者隆重推薦)
第一部 希臘的興起
第一章 剋裏特島
第二章 阿伽門農之前
第三章 英雄時代
第四章 斯巴達
第五章 雅典
第六章 大遷徙
第七章 西方的希臘人
第八章 希臘的神祇
第九章 早期希臘的共同文化
第十章 為自由而戰
第二部 希臘的黃金時代
第一章 伯裏剋利與民主的實驗
第二章 雅典的工作與財富
第三章 雅典人的道德與習俗
第四章 伯裏剋利時代希臘的藝術
第五章 知識的演進
第六章 哲學與宗教之間的衝突
第七章 黃金時代的文學
第三部 希臘的衰落
第一章 菲利普王
第二章 公元前
第三章 哲學的鼎盛時期
第四章 亞曆山大
第五章 希臘與馬其頓
第六章 大希臘與東方
第七章 埃及與西方世界
第八章 書籍
第九章 傳播期的藝術
第十章 希臘科學的巔峰
第十一章 哲學的屈服
第十二章 羅馬的來臨
結語 希臘的文化遺産
9、 愷撒與基督/世界文明史(20世紀的《史記》•人類文明的《離騷》,季羨林等學者隆重推薦)
第一部 愷撒時代
第一章 埃特魯斯坎人序麯(公元前800—前508)
第二章 爭取民主的奮鬥(公元前508—前264)
第三章 漢尼拔對抗羅馬(公元前264—前202)
第四章 斯多葛派的羅馬(公元前508—前202)
第五章 希臘的徵服(公元前201—前146)
第六章 農民的背叛(公元前145—前78)
第七章 寡頭政治的反動(公元前77—前60)
第八章 革命期間的文學(公元前145—前30)
第九章 愷撒(公元前100—前44)
第十章 安東尼(公元前44—前30)
第二部 奧古斯都時代
第一章 奧古斯都的政治權術(公元前3—14)
第二章 黃金時代(公元前30—18)
第三章 君主專製的另一麵(14—96)
第四章 白銀時代(14—96)
第五章 成長中的羅馬(14—96)
第六章 羅馬及其藝術(公元前30—96
第七章 享樂主義的羅馬(公元前30—96)
第八章 羅馬法(公元前146—192)
第九章 哲學傢帝王(96—180)
第十章 世紀的生活與思想(96—192)
第三部 基督時代
第一章 意大利
第二章 開化西鄰
第三章 羅馬希臘
第四章 希臘文化的復興
第五章 羅馬與猶太(公元前132—135)
第六章 耶穌(公元前4—30)
第八章 教會的成長(96—305)
第九章 帝國的沒落(193—305)
第十章 基督教的勝利(306—325)
尾聲
10、 信仰的時代(上下)/世界文明史(20世紀的《史記》•人類文明的《離騷》,季羨林等學者隆重推薦)
[上]
第一部 拜占庭、伊斯蘭及猶太文明
第一章 棄教者尤裏安(332—363)
第二章 蠻族之勝利(325—476)
第三章 基督教的演進(364—451)
第四章 逐漸成形的歐洲(325—529)
第五章 查士丁尼(527—565)
第六章 拜占庭帝國的文明(326—565)
第七章 波斯人(224—641)
第八章 穆罕默德(570—632)
第九章 《古蘭經》
第十章 伊斯蘭之劍(632—1058)
第十一章 伊斯蘭景觀(628—1058)
第十二章 東方伊斯蘭的思想與藝術(632—1058)
第十三章 西方的伊斯蘭(641—1086)
第十四章 伊斯蘭的興盛與沒落(1058—1258)
第十五章 猶太的法典
第十六章 中古猶太人(565—1300)
第十七章 猶太人的心智(500—1300)
第二部 黑暗時代與十字軍東徵
第一章 拜占庭世界(565—1095)
第二章 西方的沒落(566—1066)
第三章 諾曼的崛起(566—1066)
第四章 爭鬥中的基督教(529—1085)
[下]
第五章 封建製度與騎士精神(600—1200)
第六章 十字軍(1095—1201)
第七章 經濟革命(1068—1300)
第八章 歐洲的復原(1095—1300)
第九章 文藝復興以前的意大利(1057—1308)
第三部 基督教巔峰的文明
第一章 羅馬天主教(1095—1294)
第二章 早期的異端裁判所(1000-1300)
第三章 修道僧與托鉢僧(1095-1300)
第四章 基督教的道德及禮儀(700-1300)
第五章 藝術的復蘇(1095-1300)
第六章 哥特式建築的興起(1095-1300)
第七章 中世紀音樂(326-1300)
第八章 知識的傳播(1000-1300)
第九章 阿伯拉爾(1079-1142)
第十章 理性的探索(1120-1308)
第十一章 基督教的科學(1095-1300)
第十二章 浪漫時代(1100-1300)
第十三章 但丁(1265-1321)
結語:中古的遺産(1265—1321)
11、 文藝復興/世界文明史(20世紀的《史記》•人類文明的《離騷》,季羨林等學者隆重推薦)
第一部 文藝復興總述
第一章 彼特拉剋與薄伽丘時代(1304—1375)
第二章 在阿維尼翁的教皇(1309—1377)
第三章 美第奇的興起(1378—1464)
第四章 黃金時代(1464—1492)
第五章 薩沃納羅拉與共和國(1492—1534)
第二部 文藝復興在意大利
第一章 米蘭
第二章 達•芬奇(1452—1519)
第三章 托斯卡納與安布利亞
第四章 曼圖亞(1378—1540)
第五章 費拉拉(1378—1534)
第六章 威尼斯王國(1378—1534)
第七章 艾米利與前哨(1378—1534)
第八章 那不勒斯王國(1378—1534)
第三部 文藝復興在羅馬
第一章 教會的危機(1378—1447)
第二章 羅馬的文藝復興(1447—1492)
第三章 博爾賈傢族(1492—1503)
第四章 尤利烏斯二世(1503—1513)
第四部 文藝復興的沒落
第一章 知識的革命(1300
第二章 道德的解放(1300—1534)
第三章 政治的崩潰(1494—1534)
第四章 威尼斯的黃昏(1534—1576)
第五章 文藝復興之衰微(1534—1576)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幼狮文化译文: 一位为他戴绿帽子的贵族把他赤身肉体地绑在一只尚未驯服的乌克兰野马上 图片: http://qw.duxiu.com/getPage?sw=%B2%E9%C0%ED%CA%AE%B6%FE%BA%CD%B1%B1%B7%BD%B4%F3%D5%BD&channel=goqw.jsp&infl=&allsw=&is=&bCon= 出处: 《世界文明史 卷八 路易十四时...  

評分

花了一年读完的,真的觉得很值得,大有收获,还很有成就感。读一遍就用了近一年,觉得作者杜兰夫妇太不容易了。这本书不光史实无比详细,作者本人的许多评价总结都很精到,毕竟是写这么大书的人,视野确实宽广。强烈推荐第四卷中伊斯兰部分结尾处的那段话,第一卷里埃及部分的...  

評分

英雄的旷世巨著——读《世界文明史》后感 --史前工作室 (申请中国人寿悦读奖 引言: 如果说要我给一个人推荐书,威尔杜兰特的《世界文明史》是首先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却常常不会去推荐的书。原因很多,主要是因为一般人很难把它看完。今天,向大家介绍这本书一方面是因为这是...  

評分

《卷一 文明的遗产》 / 第一部 文明的建立 / 第四章 文明的伦理条件 / 第二节 性的伦理 / 伦理的相对性(34页) 当处于青春期时,我们对道德的英雄般地拒绝,对道德的相对性的惊喜发现,暴露了我们头脑的不成熟;再过十年,我们开始理解,在社会团体中经过无数代人的生活体验而...  

評分

(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台湾幼狮文化公司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 前所未有*世界第一 一部揭开人类文明遗产的旷世巨作,纵贯古今,前所未有。以如椽巨笔,把人类文明的研究推进了一大步。 ★ 全新架构*全面涵盖 打破国别、学科等界限,以文明及时代特征为单...

用戶評價

评分

因為曆史當故事講很喜歡 皇皇巨著 五摺入手

评分

個人覺得好難讀...

评分

這本算 東方的遺産

评分

杜蘭特先生此著令我眼前的世界豁然開朗 而且必然的 會在我個人世界觀塑造過程中産生深遠的影響

评分

挺有意思的一部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