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文学之间

翻译与文学之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宏志
出品人:
页数:384
译者:
出版时间:2011-2
价格:3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507986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翻译研究
  • 翻译
  • 翻译理论
  • 王宏志
  • 文学研究
  • 文论
  • 文学
  • 翻譯
  • 翻译
  • 文学
  • 跨文化
  • 语言
  • 阐释
  • 文本
  • 作者
  • 意义
  • 传播
  • 接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中国香港著名学者王宏志教授关于文学与翻译研究的论文集。作者以跨学科、多角度的学术视野,将翻译研究融入晚清以来的中国文学史活动,仔细考察了翻译与文学、文化、政治等领域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为学界特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拓展出更为丰富的发展空间。

作者简介

王宏志,香港大学文学士(荣誉)、哲学硕士、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哲学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长、中文及翻译研究教授、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教授、翻译研究中心主任、香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兼任教授及博导。主要研究范围: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中国翻译史和香港文化研究。主要著作包括:《历史的沉重:从香港看中国大陆香港史论述》、《鲁迅与“左联”》、《历史的偶然:从香港看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与政治之间:鲁迅·新月·文学史》,Pofitics and Literaturein Shanghai:The Chinese League of Left-wing Writers,1930-1936等。

目录信息

“叛逆"的译者:中国翻译史上所见统治者对翻译的焦虑
一 “译者即逆者"
二 “译言之官,自古有之":周朝以来的译官
三 “已转化为中国人的欧洲人":清廷的传教士翻译
四 “总由于内地奸民教唆引诱":广州制度下的通事
五 “至买办等本系汉奸":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一名译者
六 “从前曾经勾结夷商":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一条尾巴
七 “他的贡献的价值是没法表达的":对比英方的译者
权力与翻译:晚清翻译活动赞助人的考察
一 赞助人:勒菲弗尔的理论
二 “夷情叵测,宜周密探报也":林则徐赞助的翻译活动
三 “似与前代之事稍异":恭亲王作为赞助人
四 “老眼无花,一读即窥深处":严复的赞助人吴汝纶
京师同文馆与晚清翻译
一 “通筹洋务全局":训练外语人才
二 “何必夷人":同文馆教习
三 “文字虽精,语言不熟":同文馆的学生和课程
四 “兼理译书,未免事属份外":同文馆翻译西书
五 “浅尝辄止,不敢大刀阔斧的干去”:同文馆的成败
“以中化西”及“以西化中”:从翻译看晚清对西洋小说的接受
一 翻译的权威
二 “余不通西文":对西方文学的理解
三 “政治性阅读":对西方小说的接受
四 “吾怒吾目视之":西洋文学中的洪水猛兽
五 何乃甚类我史迁也":足以自豪的中国文学
六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翻译与创作
文言与白话──晚清以来翻译语言的考察
一 “一个缠过脚后来放大了的妇人”:文言还是白话
二 “文如几道,可与言译书矣":严格的要求
三 “由八股翻白话”:给“愚民"的译本
四 “成就一种欧化国语的文学":五四的翻译
“人的文学”之“哀弦篇”:论周作人与《域外小说集》
一 “会稽周氏兄弟"合作的《域外小说集》
二 “在我头上打上几下"的合译
三 “特收录至审慎,迻译亦期弗失文情":选材和方法
四 “我读小说大抵是当作文章去看":没有故事的作品
五 “多记其悲观,尤极哀侧":没有斗争的政治
六 “知海外犹有哀弦":“人的文学"的翻译
七 “将来也该有存在的价值”:周作人的翻译
能够“容忍多少的不顺”?论鲁迅的“硬译”理论
一 “只有‘束手’这一条路":鲁迅的硬译
二 “年青时自作聪明”:鲁迅的胡译时代
三 “迻译亦期弗失文情":《域外小说集》的直译
四 “大抵连语句的前后次序也不甚颠倒":直译的标准
五 “中国的文或话,法子实在太不精密了":硬译的功能
六 “宁可译得不顺口":至死不渝的硬译
“顺译”与“硬译”:论1929年鲁迅与梁实秋的论争
一 “硬译"还是“文学的阶级性":论争的开展
二 “既不曲,也不‘硬’或‘死’的文章":相同的翻译观
三 “背后有一个团体":新月与左翼
四 “不纯正的文艺理论":问题的核心
五 “专门攻击科学的文艺论译本之不通":顺译的“徒弟"和“徒孙"
六 “谁能够说:这是私人的事情":翻译就是政治性的行为
“毕竟是文章误我,我误文章”:论卞之琳的创作、翻译和政治
一 三重身份:诗人、文学翻译家、学者
二 “又当政治任务又当艺术工作":“庸俗鄙俚"的创作
三 “替代性的乐趣":莎剧翻译
四 “文章误我,我误文章":一生的创作与翻译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王老师这本书是近些年来发表的文章结成的集子。虽然偶有重复之处,但全书值得人学习的地方还是非常多的。 全书共九章,前五章多集中在晚清。中间三章讨论民国,重点是鲁迅和周作人。最后一章讨论卞之琳。 前四章我就不赘述了,句句精彩,值得细读。第五章考察“以中化西”和“...

评分

王老师这本书是近些年来发表的文章结成的集子。虽然偶有重复之处,但全书值得人学习的地方还是非常多的。 全书共九章,前五章多集中在晚清。中间三章讨论民国,重点是鲁迅和周作人。最后一章讨论卞之琳。 前四章我就不赘述了,句句精彩,值得细读。第五章考察“以中化西”和“...

评分

王老师这本书是近些年来发表的文章结成的集子。虽然偶有重复之处,但全书值得人学习的地方还是非常多的。 全书共九章,前五章多集中在晚清。中间三章讨论民国,重点是鲁迅和周作人。最后一章讨论卞之琳。 前四章我就不赘述了,句句精彩,值得细读。第五章考察“以中化西”和“...

评分

王老师这本书是近些年来发表的文章结成的集子。虽然偶有重复之处,但全书值得人学习的地方还是非常多的。 全书共九章,前五章多集中在晚清。中间三章讨论民国,重点是鲁迅和周作人。最后一章讨论卞之琳。 前四章我就不赘述了,句句精彩,值得细读。第五章考察“以中化西”和“...

评分

王老师这本书是近些年来发表的文章结成的集子。虽然偶有重复之处,但全书值得人学习的地方还是非常多的。 全书共九章,前五章多集中在晚清。中间三章讨论民国,重点是鲁迅和周作人。最后一章讨论卞之琳。 前四章我就不赘述了,句句精彩,值得细读。第五章考察“以中化西”和“...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以后也要写出这样一本清晰朴实、有理有据的学术著作。

评分

我以后也要写出这样一本清晰朴实、有理有据的学术著作。

评分

关于晚清和民初的翻译的论文集,学术规范思维严密也具趣味。有一点,读到"及/或"和"尝试探讨"这一类明显是英语学术写作习惯直接翻成中文的文字,还是比较敏感。然而这也正是书里面提到的一件事:鲁迅和瞿秋白那时希冀通过翻译来扩充现代汉语,弥补中文句法和表达的"不足"。先例是现代德语便多少来自马丁路德翻《圣经》时的语言扩张。如此做法需要吗/在今天还需要吗?

评分

还算比较翔实吧

评分

思考并不深入,但行文不错。论述清晰。是好论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