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的幽灵

理论的幽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法] 安托万·孔帕尼翁
出品人:
页数:284
译者:吴泓缈
出版时间:2011-5
价格: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5081958
丛书系列: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图书标签:
  • 文学理论
  • 安托万·孔帕尼翁
  • 法国
  • 文艺理论
  • 文学
  • 文论
  •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 哲学
  • 哲学
  • 理论
  • 幽灵
  • 思想
  • 批判
  • 现代性
  • 知识
  • 社会
  • 意识
  • 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索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法国文学教授安托万• 孔帕尼翁在本书中回顾了文学理论与常识间所发生的种种冲突,重新审视文学理论在法国国内外风靡一时的那个时代,并对其进行总结。

作者简介

安托万·孔帕尼翁,索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法国文学教授,著有《第二手资料·引述手法》(Seuil,1979)、《文学第三共和国》(Seuil,1983)、《现代性五悖论》(Seuil,1990)和《反现代者》(Gall imard.2005)。

目录信息

序言:爱罢何所余?
理论与常识
理论与文学实践
理论、批评、历史
单一理论或多个理论
“文论”或“文学理论”
简化为要素的文学
第1章 文学
文学的外延
文学的内涵:功能
文学的内涵:内容的形式
文学的内涵:表达形式
文学性或偏见
文学就是文学
第2章 作者
论作者死了
“意图”与“行为”
寓意与文献学
文献学与阐释学
意图与意识
对齐法
“第一手信息”
意图或一致性
反对意图论的两个论据
回归意图
意思非意义
意图不同于构思
关于意图性的推定
第3章 世界
破除“模仿”
蜕化的“模仿”
现实主义:反映或规约
指涉幻象与互文性
有争议的术语
反模仿论的批评
语言的任意性
辨别式模仿
虚幻世界
书的世界
第4章 读者
被忽视的阅读
读者的反抗
接受与影响
隐性读者
开放的作品
期待视野(幽灵)
作为阅读模型的体裁
脚踏自由之轮的阅读
读者身后
第5章 风格
风格面面观
语言、风格、写作
对风格的呵斥
标准、偏离、语境
作为思想的风格
风格归来
风格与样例
标准或范型
第6章 历史
“文学史”与“文学的历史”
文学史与文学批评
观念史、社会史
文学演变
期待视野
改头换面的文献学
是历史还是文学?
历史即文学
第7章 价值
诗歌大多拙劣,但仍是诗歌
美学幻象
何谓经典?
文学中的民族传统
拯救经典
对客观主义最后的辩护
价值与后世
走向温和的相对主义
结论:理论探险
理论或虚构
理论与“语言层级”
理论与困惑
致谢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艺术作品不是一匹匹赛马,其首要目标不是确定一个优胜者。对文学价值我们无法进行理论规范:这是理论的局限而不是文学的局限。 我试图对文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要素进行思考,即对文学分析、文学研究的所有话语预设进行思考,对专业人士或业余读者在谈论一首诗、一部小说或任何作品...

评分

艺术作品不是一匹匹赛马,其首要目标不是确定一个优胜者。对文学价值我们无法进行理论规范:这是理论的局限而不是文学的局限。 我试图对文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要素进行思考,即对文学分析、文学研究的所有话语预设进行思考,对专业人士或业余读者在谈论一首诗、一部小说或任何作品...

评分

艺术作品不是一匹匹赛马,其首要目标不是确定一个优胜者。对文学价值我们无法进行理论规范:这是理论的局限而不是文学的局限。 我试图对文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要素进行思考,即对文学分析、文学研究的所有话语预设进行思考,对专业人士或业余读者在谈论一首诗、一部小说或任何作品...

评分

艺术作品不是一匹匹赛马,其首要目标不是确定一个优胜者。对文学价值我们无法进行理论规范:这是理论的局限而不是文学的局限。 我试图对文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要素进行思考,即对文学分析、文学研究的所有话语预设进行思考,对专业人士或业余读者在谈论一首诗、一部小说或任何作品...

评分

艺术作品不是一匹匹赛马,其首要目标不是确定一个优胜者。对文学价值我们无法进行理论规范:这是理论的局限而不是文学的局限。 我试图对文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要素进行思考,即对文学分析、文学研究的所有话语预设进行思考,对专业人士或业余读者在谈论一首诗、一部小说或任何作品...

用户评价

评分

从《反现代派》到《理论的幽灵》,贡巴尼翁一以贯之地展现出典型西方学院派的风格,以精准的理性精神对论述对象条分缕析、分门别类,并不嫌繁复地填入密集的意义与概念。面对发展了千年西方文论,他显得得心应手,各种流行一时的引文与说法都信手拈来,数如家珍一般一一剖析与驳斥——虽然他也承认,阐释的结果往往会导向为理论家所不喜的中庸之道。整部书不妨视作对艾布拉姆斯文学四分法的一个升级补充,极为翔实深切,明年考博复习时还要再看一遍。不过仍要吐槽:就像我每个假期都要看狄更斯自虐一般,常看纯文论也是自虐的一种,有时看得异常烦躁啊~~~

评分

“我几乎赞同一下观点:理论犹如科幻小说,令人愉悦的是它的虚幻,但至少在一段时间里,它企望化身为真正的科学。我愿遵循博尔赫斯在《皮埃尔·梅纳尔:堂吉诃德的作者》中推崇的时代错位和搭配错位的技巧,置理论家的意图于不顾,将理论当做小说来读。”

评分

大赞,如果我是老师,一定会把本书选作文学系基础教材,对文学理论一番梳理,顺如流水闪电,不懂柏拉图奥古斯丁圣伯夫罗兰巴特,没关系,阅读此书能给你一条清晰的线索(本书罗兰巴特内容不少,果然难忘友情么?)

评分

文学理论 vs. 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与文学理论相互对立、争斗、妥协。一方顽固不化,另一方则故作惊人之语,二者在纠缠不清之中,共同促进了我们对文学的思考。

评分

要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