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波德里亚(1929—2007) 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后现代理论家。先后任教于巴黎十大和巴黎九大,撰写了一系列分析当代社会文化现象、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著作,产生了广泛的世界性影响。其代表作主要有《消费社会》、《物体系》、《生产之镜》、《象征交换与死亡》、《冷记忆》、《美国》、《完美的罪行》等。这本《论诱惑》是其中晚期的思想代表作。
1979年,波德里亚独具匠心地写下《论诱惑》一书,分为“性之食相”“表面的深渊”“诱惑的政治命运”三章,从各个层面论述他思想中的“诱惑”这一概念。此后“诱惑”这一概念在波德里亚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乃至其涵义在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也许他的本意是试图用“诱惑”这样美文学的、空洞的反讽性范式再一次深化“拟真”这个激进的否定性范式,更重要的是,他想要通过对诱惑的批判性内省,界划自己与后现代话语的根本异质性。
说实话,外文书译本的阅读,翻译确实无比重要。这本书的翻译实在是不想说了,太差了。就以全书的第一段来说明吧。 PS:我不懂法文,是参考英文的。参考的是Brian Singer翻译版的Seduction。 Brian Singer翻译的英文版: A fixed destiny weighs on seduction. For ...
评分 评分显然,波德里亚借诱惑讨论着更深入的东西。 为什么波德里亚在文本中表达女性代表了一种符号世界的胜利? 波德里亚认为:女性只有外表,女性特质这种东西更是压根不存在,但这恰恰是女性决胜的关键。 空无一物的女性躯体是诱惑的主体,虚空就是一种诱惑,它诱惑着世间的一切。越...
评分张新木老师继《冷记忆》(1-5卷)之后的又一部译作。这一次,张老师似乎更理解波德里亚了,文字干净,头头是道,并且有点严肃。是的,诱惑从来不打算轻佻,尽管人们总乐于误解它,乐于享受它,甚至乐于侵犯它。幸亏有这一次,《论诱惑》很慎重的出版了。终于可以好好地读诱惑,...
评分张新木老师继《冷记忆》(1-5卷)之后的又一部译作。这一次,张老师似乎更理解波德里亚了,文字干净,头头是道,并且有点严肃。是的,诱惑从来不打算轻佻,尽管人们总乐于误解它,乐于享受它,甚至乐于侵犯它。幸亏有这一次,《论诱惑》很慎重的出版了。终于可以好好地读诱惑,...
照例读得迷迷糊糊,不过老头儿的叙述真美
评分我是觉得这本书应该是《忘记福柯》的一个延续,倒不是说鲍德里亚的兴趣转移到了福柯关心的问题上,主要还是对福柯,德勒玆的权利与诱惑观的一个回应
评分满眼都是性,性欲之性、性爱之性、后缀之性。这回相比于冷记忆与象征交换与死亡,更折磨了。不过有部分还是看得很有趣。真成碎片化阅读了。
评分“诱惑,就是作为现实去死亡,作为诱饵去自我生产。”
评分在 表面的深渊 一章,他数次提到镜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