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著者費爾迪南·德·索緒爾是本世紀最著名、影響最深遠的語言學家之一。他在1857年出生於瑞士日內瓦的一個法國人家裡。中學畢業後,於1875至1876年在日內瓦大學讀了一年,其後轉學到德國,在來比錫大學學習語言學。那時正是新語法學派諸語言學家和他們的老師古爾替烏斯(Gurtius)對語言學問題辯論得最激烈的時候。他起初完全站在新語法學派一邊,在奧斯脫霍夫(H.Osthoff)和雷斯琴(A.Leskien)的指導下從事歷史比較語言學研究工作,於1878年寫出他那篇傑出的《論印歐系語言元音的原始系統》,使老一輩的語言學家大為驚奇。接著轉學柏林大學,1880年回來比錫大學考博士學位,1881年到法國巴黎,在高等研究學院教授梵語,同時兼任巴黎語言學學會秘書,在整整十年間培養了梅耶(A.Meillet),格拉蒙(M.Grammont)等語言學家,建成法蘭西學派。1891年離法回國,在日內瓦大學講授梵語和印歐系語言歷史比較研究。1906—1907年開始講授普通語言學, 1908—1909和1910—1911年繼續講授,但是並沒有把它編寫成書。1913年德·索緒爾去世後,他的學生巴利和薛施藹等根據同學們的筆記和德·索緒爾的一些手稿及其它材料編輯整理成《普通語言學教程》一書,於1916年在法國巴黎出第一版,1922年出第二版,1949再出第三版,各國語言學家先後把它譯成德、西、俄、英、日等國文字,使它的影響遍及全世界。
《普通语言学手稿》的手稿,我们原以为永远丢失了,最终于1996年在索绪尔的私邸里被发现。这一发现向现代语言科学的奠基者之思想投去了一束新光。索绪尔关于普通语言学的所有手稿都保存在日内瓦国立大学图书馆内,现在第一次汇集成册发表。
多亏这些书稿,我们可以对索绪尔的思想进行一次全新的阐释,阅读将使我们打破偏见(笼罩在索绪尔真正思想上的)的厚重外壳。这些书稿迫使我们重新审视大师的思想。这位大师思想的重构是由他的学生完成的,并在1916年发表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得以体现,这一思想由于重构而被固化。这位日内瓦的语言学家在其原始书稿中是作为一位知识论者、一名哲学家出现的,他为揭示以言语活动为诱因的各种各样的错觉和幻觉,为奠定语言研究的根基而竭尽全力。
在21世纪来临之际,这迟到的思想遗产以其惊人的现实性与语言科学、人文科学和语言哲学的一系列提问产生了共鸣。索绪尔追寻语言意义的性质的方式,比任何时候都更令人深思。
1.页码标注,这是认真态度问题。原文中有“见xx页”,然而该夜并无相关内容,可能照抄原板没改,或者校勘错误。2.内容错误,专业问题,某些关键地方会误导读者。如能指和所指“关系的转移”,想半天转译到了哪里,看原文是change,是对应关系的变化。恍然大悟。 所以,建议还是...
评分索绪尔的思想承前启后,确立了语言学作为独立学科的身份,对之后语言学的精细化、科学化研究指明了道路。20世纪的语言学研究发生了转向,从以往注重历史的、个别语言成分演变的研究模式,转入共时系统内关系结构和价值的研究,包括:重视共时的、语言的、口语的研究;把...
评分首先从这本书的整体的质量上来讲还是比较不错的。这样的评价主要是基于以下的原因。(1)图书的排版和装订质量不错。图书内容校订不错,仔细的阅读全书之后,我发现书中的错误仅仅两处,这样少的错误量在现在浮躁的出版界是很难找的。(2)整书的翻译质量还是不错的,这固然是...
评分本来想做一个比较完整的读书笔记的,因为这本书的地位很重要。结果发现所需的精力似乎比我想象的要多很多,于是只好随便说两句了。这里没有太多原创的想法,写的目的主要在于:不是按照作者写书的顺序,而是按照我理解作者的逻辑,来把部分要点做出总结。着重在语言的效果上,...
评分索绪尔是语言学奠基人,欧洲语义学的代表人。语义学和语用学不同,更多的是探讨语言本身作为符号与对象之间的关系。 一、语言的特征 言语(碎片化,不成体系的)与语言(系统的) ;水平(一句话的组合)和聚合(同一个位点上的字进行选择);隐喻和转喻、共时性和历史性。 二...
五星致敬。
评分能力不足,语言哲学部分不能尽懂。有关语言生死之演讲倒是蛮有意思。强调差异之论值得沈思。
评分经典,读过,然后没懂……
评分准备好小板凳多读几遍吧我。
评分毕竟是手稿不是教科书,乍看很令人迷茫,准备看过教程再来二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