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首次将卡尔维诺从一九六四年起讲的所有宇宙奇趣的故事收录在同一本书中,本书也起到了一个有趣的作用,即把现代科学很难的概念变得轻松而且可见,达到建立一种更接近宇宙起源的神话而不是科学小说的文学种类。
关于生平,卡尔维诺写道:“我仍然属于和克罗齐一样的人,认为一个作者,只有作品有价值。因此我不提供传记资料。我会告诉你你想知道的东西。但我从来不会告诉你真实。”
1923年10月15日生于古巴,1985年9月19日在滨海别墅猝然离世,而与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
父母都是热带植物学家,“我的家庭中只有科学研究是受尊重的。我是败类,是家里唯一从事文学的人。”
少年时光里写满书本、漫画、电影。他梦想成为戏剧家,高中毕业后却进入大学农艺系,随后从文学院毕业。
1947年出版第一部小说《通向蜘蛛巢的小径》,从此致力于开发小说叙述艺术的无限可能。
曾隐居巴黎15年,与列维—施特劳斯、罗兰·巴特、格诺等人交往密切。
1985年夏天准备哈佛讲学时患病。主刀医生表示自己未曾见过任何大脑构造像卡尔维诺的那般复杂精致。
《宇宙奇趣全集》 伊塔洛·卡尔维诺 2019.6.24-7.3 这是我读的第二本卡尔维诺,还有两本未拆封。第一次读他是《看不见的城市》,那时候在一个严肃、忙碌且官僚的岗位暂时工作,没有办公室闲嗑,没有互联网,甚至连玩手机都要提防,但总有那些闲下来的时间去发呆,于是悄悄开始...
评分 评分写下这篇评论时,我已经读了《通往蜘蛛巢的小径》《帕洛马尔》《看不见的城市》《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和《宇宙奇趣全集》五本书。现在想读《我们的祖先》《美国讲稿》和《为什么读经典》。总体而言,卡尔维诺的小说是可以的。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想象力丰富且不拘一格。但我...
评分首先在阅读之前希望看一下简介,这本真的不是科幻更不是科普,只不过是关于一些宇宙科技词汇的想象故事,如卡尔维诺自己所说“我打算说的与今天的科学没有很大的关系,而是要说说在我们心中已经埋葬了的、远古先民们具有神话色彩的想象,也就是——不仅仅是为了建设——让受到...
评分摘自《春城晚报》 作者:阿 暖 译林出版社在2011年4月把卡尔维诺的宇宙奇趣录结集出版了,在这个版本之前,更亲昵的称呼是由12个短篇小说组成的“宇宙连环画”。但正是这本失去了轻率与调皮意味的集子,向卡尔维诺一直以来的读者告知了,这位作家自1964年起打造这些宇宙...
又是一本不属于过去,现在,或是将来的书。最带感的是零时间,此外月亮和进化的故事颇合我意。这里卡尔维诺似乎暂停了寒冬夜行人、看不见的城市中整体篇章的精心刻画——近似阿特伍德的针织图案,而是像祖先三部曲一样,回归传统叙事,从内容和想象上寻找极限或者无限的可能性。
评分一颗注射了迷幻剂的薄荷奶糖,又少女心又癫狂。“有一次,我在太空经过时做了一个标志,为的是在两亿年后再次经过那里时能看见它。 ”
评分当年看了两行捞月乳就倾倒不已 现在买这么一本反而没当初的激动了
评分其实卡尔维诺才是把神经病文体运用得炉火纯青的那位。还有,这本书的内容简介好扯,编辑也读懂这本书?明明是利用一些科学概念的外壳进行文学性想象而已。
评分不好意思 我以为是google译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