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康乐(Edward J.M.Rhoads),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生于中国广东岭南大学,并在那里度过童年时代,1970年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著有《中国的共和革命:广东个案,1895—1913》(China’s republican Revolution:the Case of Kwangtung,1895—1913》和书目文献索引《中国红军,1927—1963》(The Chinese Red Army,1927—1963》。因《满与汉》一书获2002年列文森中国研究著作奖。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王朝统治的辛亥革命,被认为是政体从帝制到共和,从传统到现代转变的关键。但是,由于被推翻的清朝为统治了大多数中国汉人近三百年的少数族群所建,而革命者绝大多数是汉人,那么在多大程度上,辛亥革命不仅仅是反帝,而且是反满呢?
路康乐在《满与汉》中探索了这个尖锐而复杂的问题,分析了满族作为一个世袭军事特权阶层(“旗人”)向一个独立的族群的转变,也详细描述了清朝与汉族改革者之间的对话与互动,这一互动在清末民初的社会变革中达到了顶峰。
《满与汉》是一项具有开创意义的研究,将改变中国历史学者研究清亡原因的方式。同样,该研究也澄清了族群学者关于满族作为职业军事特权阶层的起源问题,分析了满汉关系的变化,以及满族从边疆“蛮族”到统治者,再到被统治者的历史发展。
摘要:透过族群关系,路康乐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谁是满,谁是汉?义和团运动后革命党人是怎样批评满人的?在满人统治中国两百多年后,满汉到底有多大的区别?清政府是怎样处理这些批评的?满汉畛域是否有所弥合?关于汉满关系,清廷到底是有所作为或是无所作为而导致精英与之分...
评分清朝兴盛壮大于“反清复明”的呐喊,却挣扎沉沦于“驱除鞑虏”的口号。虽然都是打着“民族”、“华夷”的旗号,但前朝遗老与革命党人的命运却迥然不同。在清末民初的乱局中,“平满汉之界”的呼声响彻中国,但大部人却对满人内部的情况知之甚少。满人究竟是如何看待整个社会的...
评分短评写不下了 以满汉/旗民关系的角度梳理了晚清史,讲得很多很全。就是历史整理和ethnic relations分析有时候有点脱节,时而不知道自己是在看啥。 我看有人说不买账满/八旗文化对汉文化影响,我觉得这个我还是买账的,但我实在是不太买账这个旗人=满人的等号... 话是这么说,但...
评分摘要:路康乐著《满与汉》面世以来,广受好评。作者以“满”“汉”对立的视角得到了学界的甚高评价,但他忽视对概念的界定,遗漏满汉之外的其他族群和将满汉完全对立致有失真。该书的研究内容与所选研究时段明显分离,透露出模糊性而不便读者理解。自盖博坚并不确定地称该书为...
介于三星与四星之间。是最近感兴趣的主题。还算完整与细致,不够深入而精彩。
评分如果说满与汉的问题只是反特权问题,何以在今天反满的幽靈仍不时的飘荡于新中国?
评分在不知这本书之前我也想做这方面的研究的。
评分: D69/6107
评分: D69/6107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