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与汉

满与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路康乐(Edward J.M.Rhoads),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生于中国广东岭南大学,并在那里度过童年时代,1970年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著有《中国的共和革命:广东个案,1895—1913》(China’s republican Revolution:the Case of Kwangtung,1895—1913》和书目文献索引《中国红军,1927—1963》(The Chinese Red Army,1927—1963》。因《满与汉》一书获2002年列文森中国研究著作奖。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路康乐
出品人:
页数:450
译者:王琴
出版时间:2010-11-20
价格:3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127958
丛书系列: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
图书标签:
  • 海外中国研究 
  • 清史 
  • 历史 
  • 路康乐 
  • 新清史 
  • 近代史 
  • 满汉 
  • 族群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王朝统治的辛亥革命,被认为是政体从帝制到共和,从传统到现代转变的关键。但是,由于被推翻的清朝为统治了大多数中国汉人近三百年的少数族群所建,而革命者绝大多数是汉人,那么在多大程度上,辛亥革命不仅仅是反帝,而且是反满呢?

路康乐在《满与汉》中探索了这个尖锐而复杂的问题,分析了满族作为一个世袭军事特权阶层(“旗人”)向一个独立的族群的转变,也详细描述了清朝与汉族改革者之间的对话与互动,这一互动在清末民初的社会变革中达到了顶峰。

《满与汉》是一项具有开创意义的研究,将改变中国历史学者研究清亡原因的方式。同样,该研究也澄清了族群学者关于满族作为职业军事特权阶层的起源问题,分析了满汉关系的变化,以及满族从边疆“蛮族”到统治者,再到被统治者的历史发展。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清朝兴盛壮大于“反清复明”的呐喊,却挣扎沉沦于“驱除鞑虏”的口号。虽然都是打着“民族”、“华夷”的旗号,但前朝遗老与革命党人的命运却迥然不同。在清末民初的乱局中,“平满汉之界”的呼声响彻中国,但大部人却对满人内部的情况知之甚少。满人究竟是如何看待整个社会的...  

评分

10月24日,随着西安的满城被攻陷,革命党人对满城内进行了顽强抵抗的满人军队进行了屠杀,其中也包括了很多无辜的妇女和儿童。 在个别的其他地方,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有妇女跪下来哀求道:“我们也觉得“扬州十日”是罪过,但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你们杀了我们又能怎么...  

评分

1911年的辛亥革命终结了大清朝近三百年的国祚,但是满族统治者并不是没有做过努力,在庚子之乱之后,朝廷实行了新政,不过最后仍归于失败,大清朝在革命者的呐喊声中倾倒了。现在史学界讨论比较多的是历史应不应该给清政府一些时间和机会,让它将改革进行下去,也许中国的历史...  

评分

清朝兴盛壮大于“反清复明”的呐喊,却挣扎沉沦于“驱除鞑虏”的口号。虽然都是打着“民族”、“华夷”的旗号,但前朝遗老与革命党人的命运却迥然不同。在清末民初的乱局中,“平满汉之界”的呼声响彻中国,但大部人却对满人内部的情况知之甚少。满人究竟是如何看待整个社会的...  

评分

短评写不下了 以满汉/旗民关系的角度梳理了晚清史,讲得很多很全。就是历史整理和ethnic relations分析有时候有点脱节,时而不知道自己是在看啥。 我看有人说不买账满/八旗文化对汉文化影响,我觉得这个我还是买账的,但我实在是不太买账这个旗人=满人的等号... 话是这么说,但...  

用户评价

评分

其实还是因为中国的民族问题太吸引眼球,好多地方感觉是把一些无关族群的东西与族群矛盾混为一谈了……

评分

从上层政治博弈和下层民众生活两个视角考察了清末民初满汉政治权力的升降与族群关系的变迁,至于上层是变法与新政的问题,至于下层则是八旗制度的存废与旗人身份的变迁,而对反满革命宣传与政治暗杀的描述穿插其间。理解八旗制度是一个核心的问题,从作为职业阶层的旗人到作为民族的满族,最后一章的论述值得思考。书的内容是非常好的,只是排版不甚美观舒适,最后参考文献的编辑又过于散乱,不啻为白玉瑕疵。

评分

也可以当「清的完结」看

评分

虽然我并不认同白皮说的满文化对汉人的影响,比如旗袍(卞向阳有话说)和普通话(王力有话说),但指出了满族族群是在清末受外部压力下才形成的,早期的“满人”并非民族群体,这点很好,我很烦现代人拿民族国家概念去强奸宋元战争,明清战争。不过欧立德那厮好像把满人的族群认同提前到清初了

评分

中国式的平铺直叙的写法,使用了极多中文书刊二手文献,开头感谢了许多档案机构,但极少用到档案。拿“满与汉”这个主题来说,许多地方可以简略一些,可以让主题更明确。总体还不错,等于从民族问题的角度重述了一遍清末民初政治史。另外作者太关心老舍了,提了好多次,囧,也并不是都必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