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黑兰读《洛丽塔》

在德黑兰读《洛丽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三辉图书/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伊朗)阿扎尔·纳菲西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359
译者:朱孟勲
出版时间:2011-1
价格:2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095267
丛书系列:三辉书系:阿扎尔·纳菲西作品
图书标签:
  • 伊朗
  • 文学
  • 外国文学
  • 阿扎尔·纳菲西
  • 女性
  • 伊朗文学
  • 文学评论
  • 政治
  • 《洛丽塔》
  • 德黑兰
  • 文学阅读
  • 女性视角
  • 禁欲小说
  • 爱情小说
  • 外国文学
  • 现代主义
  • 心理描写
  • 文化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伊朗女学者阿扎尔•纳菲西从海外归来到祖国伊朗的大学中任教西方文学课程,却正好遇到伊斯兰革命,她所选用的《洛丽塔》等经典西方文学作品均为政府明令禁止的篇目;而在生活上,她也不满于政府对于女性穿着与行为的种种限制。就在革命最激烈的时期,作者还是坚持自己的自由思想,并在秘密组织的晨间与晚间的秘密读书会上引导她的学生们体会这些经典作品。在政府的高压下,甚至是警报声的伴随下,这些对于作品中人物与命运的讨论让她的学生们愈发领悟到自由与自我的意义。她和她的学生们秘密而坚持的反抗,在政府强制要求女性戴面纱着黑袍的时候,私下悄悄地化妆、涂指甲油,她们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期盼着美好的未来。在面纱和黑袍的束缚下,却藏着她们五彩缤纷的梦。而阅读,则是她们作为个体的最后也是最不能放弃的坚持抗争、追求自由的方式。

作者简介

阿扎尔•纳菲西(Azar Nafisi)

伊朗裔美国女作家、学者、评论家。

1955年生于伊朗,13岁赴海外留学,26岁时获得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归国任教于德黑兰大学等三所高校,但因在女性的穿着与行为等问题上与校方产生严重分歧而被辞退。1997年纳菲西返回美国,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就职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除此书以外,纳菲西还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主流媒体上发表文化批评专栏,如今已成为美国炙手可热的评论家。

目录信息

洛丽塔
盖茨比
詹姆斯
奥斯汀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穿行都市的巴士上读纳菲西写她在动荡的德黑兰街头奔跑,在旧书店的屋檐下躲避枪火,在人群中寻找熟悉的面孔,在喧嚣的大学论坛上与左派论战,在拉起窗帘的家中客厅和解下面纱的学生们读《洛丽塔》,读《伟大的盖茨比》。隔着灰蒙蒙的城市大气,这一切似乎遥远而不真切,但又...  

评分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3d7c94a966b225ac 《在德黑兰读洛丽塔》一书,2003年在美国出版后,高据《纽约时报》排行榜达半年之久。从当时的书评判断,以为是写给女人看的,笔者就不读了。直到这次伊朗大选风波,才找来看了一遍。作者阿扎尔·纳菲西教授将个人...  

评分

在穿行都市的巴士上读纳菲西写她在动荡的德黑兰街头奔跑,在旧书店的屋檐下躲避枪火,在人群中寻找熟悉的面孔,在喧嚣的大学论坛上与左派论战,在拉起窗帘的家中客厅和解下面纱的学生们读《洛丽塔》,读《伟大的盖茨比》。隔着灰蒙蒙的城市大气,这一切似乎遥远而不真切,但又...  

评分

文 采访/罗四鸰 2001年9月11日,纽约。当飞扬的尘埃在世贸大楼双子塔旁落下,一位不知名的妇女从尘埃中走出来,满身疲倦,向守候在那里的记者问:“为什么?” 2015年的《查理周刊》事件和ISIS国的兴起,让这道难题越发变得沉重。 为什么?十多年来,从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评分

有道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人的《红楼梦》”,伟大的作品都允许无限的解读方式——与其说其中有某个作者想表达的“本意”,不如说我们在阅读中看到的其实都只是自己的投射:阅读起到了镜子的作用,反衬出我们头脑中那个世界的倒影。因此,翻开本书之前需要切记的一点是:关键词...  

用户评价

评分

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本女性化过重充满矫情的自述,越到后面我越发现这部书的价值。适合那些喜欢思考政治民主和集权的矛盾的人读,因为她最结合社会实际和人文价值,尤其适合极其容易遭到某种言论误导的年轻人。通篇都充斥着睿智的言辞,不是一本好的读后感,但绝对是一本好书

评分

在去伊朗前读完了这本书。作者以亲身经历讲述了在这样一个东西方之间充满文化冲突的国家的生活。伊朗不是那个只有战火的国家,这里也有诗人和爱情。

评分

我们在小说中探讨的并非现实,而是真相的顿悟。

评分

我们在小说中探讨的并非现实,而是真相的顿悟。

评分

在手机光亮下读完这本书的最后一页,回想起来,从小到大出于各种原因偷偷摸摸看书相比之下实在是过于渺小。傲慢与偏见和舞会的比喻极为enlightening,而我也无法继续无视亨利詹姆斯。魔术师形象过于吸引我,想象永远指向群体箝制下的个人救赎之路。译笔甚佳,可惜专名多和通译有所脱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