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伊朗 文學 外國文學 阿紮爾·納菲西 女性 伊朗文學 文學評論 政治
发表于2025-01-22
在德黑蘭讀《洛麗塔》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伊朗女學者阿紮爾•納菲西從海外歸來到祖國伊朗的大學中任教西方文學課程,卻正好遇到伊斯蘭革命,她所選用的《洛麗塔》等經典西方文學作品均為政府明令禁止的篇目;而在生活上,她也不滿於政府對於女性穿著與行為的種種限製。就在革命最激烈的時期,作者還是堅持自己的自由思想,並在秘密組織的晨間與晚間的秘密讀書會上引導她的學生們體會這些經典作品。在政府的高壓下,甚至是警報聲的伴隨下,這些對於作品中人物與命運的討論讓她的學生們愈發領悟到自由與自我的意義。她和她的學生們秘密而堅持的反抗,在政府強製要求女性戴麵紗著黑袍的時候,私下悄悄地化妝、塗指甲油,她們有自己的夢想和追求,期盼著美好的未來。在麵紗和黑袍的束縛下,卻藏著她們五彩繽紛的夢。而閱讀,則是她們作為個體的最後也是最不能放棄的堅持抗爭、追求自由的方式。
阿紮爾•納菲西(Azar Nafisi)
伊朗裔美國女作傢、學者、評論傢。
1955年生於伊朗,13歲赴海外留學,26歲時獲得美國俄剋拉荷馬州立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後歸國任教於德黑蘭大學等三所高校,但因在女性的穿著與行為等問題上與校方産生嚴重分歧而被辭退。1997年納菲西返迴美國,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就職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除此書以外,納菲西還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等主流媒體上發錶文化批評專欄,如今已成為美國炙手可熱的評論傢。
書名就展示瞭立場,德黑蘭——一個試圖剝奪伊斯蘭印跡但是卻被打上瞭烙印的名詞,洛麗塔——西方,流亡,女性,文學,而作為動詞的是“讀”。這本書就嚮我展示瞭這樣一些人,在文學於身處和平中的我變為一種門麵的裝飾、一種純然內心的“無用”之物之時,它對於這些人來說,依然意味著最重要的思考的尊嚴和自由,意味著一種立場和價值並與生活緊緊相關。用幾本書串聯起瞭德黑蘭的二十年。我最喜歡的大概是書中對於洛麗塔的解讀,以非常私人方式的評論兼顧瞭文本的美和讀者的道德,而這在我看來就是這本書的核心瞭。還有對蓋茨比的審判那一場戲,荒謬而真摯。不過,拋開作者極其西化的立場不談,我還是不喜歡知識分子把文學抬得這麼高,我們遠不瞭解我們身處的時代。
評分非常有趣,槽點無數,不過前半部還有在生活與文學評論裏玩穿插跑動的意思,後半部基本就是純粹的生活紀實瞭,拿天朝當對照組,更是妙趣橫生。不知這作者學問到底做得怎樣,感覺波斯人到北美拿教職比天朝還方便。
評分對這本書感受有些復雜,作者與她筆下那些女性的經曆值得書寫,她對《洛麗塔》和《瞭不起的蓋茨比》的解讀也很有趣(亨利詹姆斯和簡奧斯汀我沒怎麼讀過),然而作者本人的寫作實在是有些自戀瞭,剋製一點更好。另,由於是颱灣翻譯的原因,很多名詞與大陸的翻譯不一樣,略不習慣。
評分我們在小說中探討的並非現實,而是真相的頓悟。
評分在貧瘠的荒漠中,人們對藝術的渴求與珍視更加迫切。極權下的伊朗讀來如此熟悉,作者是個良好的文學批評傢,對西方小說作品信手拈來。然而從小說藝術來講,我並不喜歡作者的寫法,從一開始作者就站在遙遠而舒適的美國以第三者且過去時的視角講述這個故事,這與小說中的“我”最後的選擇一樣,她還是逃離瞭並不想承受這些痛苦。(作者仿佛也意識到瞭,大概是論文寫多瞭總忍不住以客觀而分析的語言。)因此,故事中的姑娘們,那些無處可逃的人,形象並不豐滿而有血肉。作為讀者的我們甚至與那些姑娘一樣,對這樣的背叛憤怒。然而有些痛苦是不是就是白白忍受且毫無必要的。不知為何,最後見到魯西小姐的那一幕,她說女兒叫黛西時最讓我難過。那個最頑固的,你以為她沒有在聽的姑娘,其實還是牢牢記得那些課。也許,“革命者”的大夢初醒纔是最悲哀的。
http://www.douban.com/event/25777973/discussion/612935358/ 根据活动录音整理而成,已经校对,有些许次序的调换和语句的修改。 我的部分,基本是自己做的整理。 张阅:请问在座的各位,有没有在伊斯兰地区的朋友?那么日本朋友或者台湾朋友呢? 有的吧...
評分http://www.douban.com/event/25777973/discussion/612935358/ 根据活动录音整理而成,已经校对,有些许次序的调换和语句的修改。 我的部分,基本是自己做的整理。 张阅:请问在座的各位,有没有在伊斯兰地区的朋友?那么日本朋友或者台湾朋友呢? 有的吧...
評分说起读这本书的由来,还得追溯到2017年6月的一个凌晨。那晚,偶然刷到南航旅游节活动,点进去刷着刷着,突然停在了“伊朗”二字。此前从未想过要去那里旅行。也许是介绍页面中的配图和文字吸引了我,也许是那晚大脑疲了,思维也迟钝了,亦或是因为曾经参加过的一个孤独星球中东...
評分澎湃新闻:为什么会写下《在德黑兰读洛丽塔》? 纳菲西:与其说是作家选择了写作主题,不如说是这些主题选择了作家。我的某个经历、想法或某种情绪会牢牢抓住我,萦绕心间。我常常夜不能寐地思考这些,然后很快就想从各个角度调查并研究它,这是我开始创作的原因。住在伊朗的...
評分纳菲西把自己的人生凝聚到这本书中,以她爱的文学为篇章,以时间为线索,向我们细细道来她的挣扎和热爱。 对文学的热爱、对政治的关心让这本书和我之间有了某种默契。作者就像是我文学课的老师,亲切的讲述在极权的统治下应当如何坚持自我——若无想象的自由便无个人的自由。如...
在德黑蘭讀《洛麗塔》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