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摈弃断代研究的方法,针对中国经济史上的几个专题,研讨其演变的过程。其中包括土地所有权制、耕地面积的变动、人口与耕地的比率、农业经营方式、租伽制度等,不但提供贯通历史的纵向观察,也澄清一些以西方经济史观为基础来研究中国土地问题的错误观念。书中有许多有关土地制度的一手资料,辅以科学的分析,并提出独特的诠释与看法。
目录:
序
第一章 土地所有权制
一 上古的井田制
二 秦以后的土地私有制
三 限田与均田
四 政府及皇室直接经营的公地
五 禄田、勋田及赐田
第二章 耕地面积之变动
一 度量衡之变动
二 土地清丈与地籍
三 鱼鳞图册之研究
四 土地丈量的方法
五 整理历代耕地统计
第三章 人口与耕地
一 历史上的人中统计
二 人口循环的成因
三 人口与耕地的比率
第四章 耕地的分配
一 影响耕地分配的因素
二 历代耕地分配实况
第五章 农业经营方式之比较
第六章 历史上的经营地主
一 经营地主的演变
二 奴婢、部曲、雇农的身份
第七章 历史上的租佃制度
一 租佃制度之发展
二 地租的形态
三 佃农的身分与生活
第八章 结语
书很好,不剧透了,自己看。 看完之后觉得悲哀,现在中国所希望的农地制度改革方向不就是像传统中国农地制度靠拢?比起来传统土地制度的精密和巧妙,现在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市场以及相应的配套制度还差很远。问题在于,传统的中国农村几千年的发展也不过如此,养活了更多人,同时...
评分书很好,不剧透了,自己看。 看完之后觉得悲哀,现在中国所希望的农地制度改革方向不就是像传统中国农地制度靠拢?比起来传统土地制度的精密和巧妙,现在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市场以及相应的配套制度还差很远。问题在于,传统的中国农村几千年的发展也不过如此,养活了更多人,同时...
评分据英国学者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中国科技在北宋时期已达顶峰,发达的程度在当时的世界上没有国家能望其项背,但此时并未出现以节省人力的大机器被发明为标志的工业革命,而是从此以后陷入停滞,甚至有的方面还出现倒退。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的增加达到了某种经济...
评分中国历史有自己的独有规律。然而不幸的是,由于历史上急切移植西方理论以及现实中炮制新理论一鸣惊人的需要,许多不符事实的先验式史观已经充斥着我们的耳朵。避免它们的影响而从历史中获得真实教益,就特别需要详实的历史资料和严肃的分析。《中国土地制度史》正是一部这样...
评分近年以来,由于“三农问题”、土地纷争愈演愈烈,土地私有利弊之争随之而起。到底是维持有名无实的集体所有,还是索性效仿当年默认“土地承包”的做法,放开对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围追堵截,授民以土地产权,买卖自用、听其自决。两派都占据为民请命的道德高度,各执一端,闹得不...
半懂不懂地看完了。。。
评分内容和他的《中国经济制度史》以及《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有重叠。
评分适合理科生更多
评分大學教科書
评分大學教科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