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及都市化的问题已成为学界热点,地上地下“文献”涌现,中西文化比较蔚然成风。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城市研究有悠久的传统,除《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等名著外,更有大量的地方志乃至“坊巷志”流传至今。但却没有留下一部综合性的城市史著作,而且所论多偏重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方面。如今,中国的城市研究者又多以欧洲城市为范本,甚至以欧洲的封建制度和工业革命来解释中国的城市发展史,未免隔靴掻痒。
相比之下,本书有两大独到之处。其一:用宏观的角度,从经济层面上来探讨中国城市的曲折发展与特殊问题。其二:充分体认中国这个具有广博文化和独特文明的国家的高度复杂性,以此出发来研究它的城市发展史。
此书的第一章为概论,应该是在此后的几章专题完成后写的序言和导读类似,所以中间的不少证据都在此后几章出现,显得重复。 第八章和赵冈和陈仲毅先生的《中国棉业史》大量呼应,基本观点在其《中国经济制度史论》和《中国土地制度史》最后一章中都有呼应,是先生分析中国经济史...
评分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新史学》,掀开了对传统旧史学的论战,提出的“新史学”的概念,成为社会史研究的萌芽。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社会史现在已经成为史学研究中的显学,赵世瑜更是认为其“是一个史学新范式,一个取代传统史学的政治史范式的新范式”。而且其提倡打破学科界...
评分赵冈的书试图回答一些有关中国历史的重大问题:历史上土地问题的核心真的是兼并吗?为什么两宋是中国的城市和工商业发展的最高峰?财税制度对民间经济和社会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是什么决定了历史上的城市化水平?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罗马似的大规模奴隶制? 他的回答是否...
评分作者简介 《浮生六记》作者沈复,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年间江苏苏州人。《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作者赵冈,1962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史,其中又以明清经济史为重。 写在前面 芒福德的《城市发展史》给我一个最大缺憾便是没有对中国城市进行论述...
评分读完《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抛却论述主题,对学术研究最有启发的恐怕是序的第一段—— 学者做研究有一个相当普遍的倾向,希望尽量照顾周到,力求完美。于是研究工作愈做愈细致,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这种趋势尤其明显。许多名学者也特别强调这一原则,提倡小题大做。这个原...
确实是论文集,所以好几个观点总是翻来覆去。提余粮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必要的,城乡议题得以贯通;不过慢慢的又写成了农业史,着力讨论明代以降江南的棉纺丝织业态。古代城市土地使用方式、中国城市化率为何在宋代达到顶峰后持续下降,都可以作进一步探察。
评分据说不错
评分编号:A-12,经济地理。 主要内容:古代城乡之分与都城演化史、漕运及其成本、宋以后的城市化之谜、中国近古以来城镇化与西欧城市化之谜、近代手工业与世界市场;
评分新颖的研究角度
评分据说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