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盖尔这部原文六百页的法国通史,上起商卢人,下迄戴高乐将军去世,上下两千年,一气呵成。作者采用叙述体,在有限的篇幅里简要地介绍法国历史发展的基本事实,突出重大历史事件(不像瑟诺博斯只注重各种制度的演变)。他强调法国地理、气候、人种、经济生活的多样性,特别注意巴黎以外的地方历史、文化的特征,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与对话,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纠正只从首都看全国的传统偏向。
用一本书写一个国家2000多年的历史,这是非常困难的。最大的瓶颈在于将本来丰富的世界写简单、写单薄了,因为历史学家总有一种偏执,喜欢找到历史的“逻辑脉络”,用它来贯穿历史现象,表面上看,这样很容易满足读者的阅读快感,但问题是,历史真有所谓的“逻辑脉络”吗?而那...
评分用一本书写一个国家2000多年的历史,这是非常困难的。最大的瓶颈在于将本来丰富的世界写简单、写单薄了,因为历史学家总有一种偏执,喜欢找到历史的“逻辑脉络”,用它来贯穿历史现象,表面上看,这样很容易满足读者的阅读快感,但问题是,历史真有所谓的“逻辑脉络”吗?而那...
评分用一本书写一个国家2000多年的历史,这是非常困难的。最大的瓶颈在于将本来丰富的世界写简单、写单薄了,因为历史学家总有一种偏执,喜欢找到历史的“逻辑脉络”,用它来贯穿历史现象,表面上看,这样很容易满足读者的阅读快感,但问题是,历史真有所谓的“逻辑脉络”吗?而那...
评分用一本书写一个国家2000多年的历史,这是非常困难的。最大的瓶颈在于将本来丰富的世界写简单、写单薄了,因为历史学家总有一种偏执,喜欢找到历史的“逻辑脉络”,用它来贯穿历史现象,表面上看,这样很容易满足读者的阅读快感,但问题是,历史真有所谓的“逻辑脉络”吗?而那...
评分用一本书写一个国家2000多年的历史,这是非常困难的。最大的瓶颈在于将本来丰富的世界写简单、写单薄了,因为历史学家总有一种偏执,喜欢找到历史的“逻辑脉络”,用它来贯穿历史现象,表面上看,这样很容易满足读者的阅读快感,但问题是,历史真有所谓的“逻辑脉络”吗?而那...
个人感觉比杜比的版本强很多
评分基本上火车和欧洲之星上读完的 为啥这本书的另一个出版社版本7.8分 这一本才6分多? 不过说起来译本是翻译的不好 太直译了 虽然通顺但语气语调很怪 像一个自说自话的古怪老师讲课 尤其喜欢用不给答案的疑问反问句。 但是这本书的节奏和速度都可以,偏通俗可以读得飞起。
评分杂乱无章,我咬着牙读了大半,终于受不了了。
评分对法国史什么都不了解就看这本书有点困难
评分老子为了在巴黎装逼,已经丧心病狂地读完这么厚一本2逼书了!还有40多页笔记啊啊啊啊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