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H.卡尔为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该书包括绪论、历史现状分析和地图插图,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强制时期:联盟国家(1920--1924),讲述了法国和它的盟国,战败中的德国,欧洲的其他风暴中心;第二部分,和解时期:国际联盟(1924—1930),讲述了和平的基础,全盛时期的国际联盟,反战运动;第三部分,危机时期:回到强权政治(1930--1933),讲述了经济崩溃,远东危机,裁军会议;第四部分,德国的重新崛起:条约体系的终结(1933--1939),讲述了纳粹革命,毁约,欧洲以外的世界和战争重新开始。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对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这段时期,学者的研究并不算多,一来是当时国际格局极其脆弱,分化组合不断,没有形成明确稳定的国际体系,在研究上带来困难;二是这一时期,各国政策都存在明显弱点,也都带有时代局限性,对当代国际关系借鉴较少...
评分1941年,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部交响曲诞生了,伴着额外加出的10名铜管乐手,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在一种如同“魑魅魍魉跳天魔舞”的气氛之中,组织着城中仅有的几名乐手和非专业乐手,像百年之前的1812年一样,奏着乐曲,飞机带着用微缩胶片拍摄的乐谱,躲避着密集的...
评分 评分看完这本书,让人感到历史强大的宿命感!从制定德国的赔款条约的那一刻起,历史就裹挟着所有的国家一同走向了二战。 整本书充满了各国在一战后维持国际秩序的美好愿望和稚嫩的国际关系理念的冲突。二战后国际秩序的相对稳定和国际关系理念的进步,得益于两次大战之间的...
评分作者把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间分为四段: 第一部分 强制时期:联盟国家(1920-1924) 第二部分和解时期:国际联盟(1924-1930) 第三部分危机时期:回到强权政治(1930-1933) 第四部分德国的重新崛起:条约体系的终结(1933-1939) 按照这样来梳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从紧张到...
因为作者减2星
评分怎样看当时的局势,都似乎是势必一战的。
评分可以想象原著是一本不错的历史政治书,分析问题的观点和东方人的确有很大的不同。不过,这个翻译还是不要出来丢人现眼了,金山词霸也可以翻译成这样。
评分简洁明了很实用。
评分1919年到1939年二十年间,到底是什么让新秩序走向更大的悲剧?这其实是很有意思的课题,可惜这本书没有很好的解决,这本书只是按照地区和时间,单纯的把一些史实列出来罢了。即便如此,一些放在现在看来荒诞的事件,在当时的背景下竟然有可以自洽的合理性,这正是历史的可怕之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