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

牛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埃·莉·伏尼契
出品人:
页数:353
译者:蔡慧
出版时间:2010-10
价格:30.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75103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外国文学
  • 小说
  • 伏尼契
  • 牛虻
  • 英国
  • 政治
  • 英国文学
  • 文学
  • 经典文学
  • 反叛精神
  • 革命题材
  • 成长小说
  • 人物传记
  • 19世纪文学
  • 爱尔兰文学
  • 宗教批判
  • 爱情悲剧
  • 人性挣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牛虻》是英国女作家伏尼契的代表作,20世纪50年代引进中国后风靡一时,成为当时年轻人的最爱之一。意大利青年阿瑟,出身于富商家庭,但成年后毅然投身革命。由于疏忽,他泄漏了机密,使得战友被捕,令青梅竹马的女友琴玛误会,并痛苦地发现自己竟然是崇拜已久的蒙塔奈利神父的私生子。在严酷的现实教育下,他以假自杀为掩护,愤然出走,在外飘泊13年,历经艰辛,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化名“牛虻”,回国组织武装,偷运军火,积极准备起义。最后不幸被捕,面对军方的威胁和生父的劝降,不为所动,从容就义。

故事还讲述了牛虻与姑娘琴玛白雪般纯洁无瑕的爱情,以及对父亲的爱恨交织,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作者简介

伏尼契原姓蒲尔,父亲乔治·薄尔是个数学家。她早年丧父,随母由爱尔兰迁居伦敦。1882年,她得到亲友的一笔遗赠,只身前往德国求学;1885年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其间还曾在柏林大学听讲斯拉夫学课程。 伏尼契还创作了其他一些作品。其中有小说《杰克·雷蒙》(1901),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奥利芙·雷瑟姆》(1904),叙述“牛虻”离家出走后13年的经历的小说《中断了的友谊》(1910)。这些小说都愤怒地揭发了教会中某些人的丑恶面貌。 伏尼契晚年迁居美国纽约,苏联文学界人士曾到她纽约的寓所访问,并为她放映根据小说《牛虻》改编的电影。1960年,女作家伏尼契死于纽约寓所。

目录信息

第一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第二部 十三年后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第三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尾声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每个男孩子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英雄,他是他们的偶像,打架的信心,被揍的隐忍,痛苦的勇气,眼泪的死敌,父亲的代替,当然也是装逼耍帅时心口的一股骄傲和热气。 现在回想起来,对我,却是一个女性的开头:妈妈介绍《牛虻》给我看,最后加了一句感叹:琼玛与亚瑟的爱情呀~~ ...  

评分

评分

刚刚在网上看到一帖子,问陈奕迅的《单车》究竟是歌颂还是声讨?下面的评论很精彩,大部分人认为这是一首赞颂父爱内敛低调的歌。我初听得时候也是这么觉得,当然中间有参杂的苦涩和遗憾我们也都能感觉得出来。然后帖子里面有人直接贴出作词人黄伟文对这首歌的看法,令我相当惊...  

评分

和刘小枫一样,我从来也不觉得牛虻是一本革命小说,所以每每有人把它和那本炼钢的扯在一起,我都觉得挺搞笑。 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初中一次期中考试前夜。那时候有考前晚上必看漫画的古怪习惯,好像这样就会考得比较好似的。不巧机器猫借出去了,就顺手抓了这本来看。结果被深...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小时候花几块钱买的,哈,但很喜欢~~~

评分

现在我又在这纸上写你名字的地方吻了一下 这样我就吻了你两次 两次都没有得到你的同意

评分

其实一部BL

评分

真的很让人动情,最后都不禁哭出来了。看小说很少哭的。真的反省了宗教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角色,而人又是什么?

评分

以前也没有认为这是一本革命小说,十七八岁的时候叫我感动的是最后那封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倘若说起这本书,我大约也是隐约记得读到最后泪流满面的场景。当然现在重读,终于明白这本书真正在讲的也并非仅是爱情,更是一种看似扭曲的极端亲情,虽然第二次读到这封信依然有一种叫人痛彻心扉的动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