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套装上下册)》可以说是从底下写起,注意统治者。也兼重被治者。我向来认为,历来论者对人民——有时称为暴民——所下的功夫一直不够。政治的素材是人,一位思想家对这素材的观点一定会影响他对政治可能及应有境界的想法。不过,我发现这样的写法报不容易维持,因为思想家关于政治共同体素材的看法往往深藏在他们的著作文字之中,这些文字篇章必须摆到刑架上拷问,才吐露实情。而人人都知道,拷问逼供得到的案情挺不可靠。
约翰·麦克里兰(J.S.McClelland)为英国诺丁汉大学政治学高级讲师,曾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及加州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出版著作包括《法国的右派:从德万斯特到摩拉斯》与《群众:从柏拉图到卡内提》。
西方世界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发展是一个曲折又一脉相承的过程。我认为在西方的传统文化和价值中内在地蕴含了自由和平等两种精神,它们分别来自西方的两大文化源泉——古希腊和基督教。古希腊雅典的城邦政治孕育了公民精神、民主制、理性、法治等,而基督教则孕育了平等价值。 更进...
评分政治是所有人的事,因为它与我们息息相关,而政治与国家的关系尤其密切,因政治是为国家而设,所以麦克里兰在写就这部《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过程中,紧紧地结合了国家的演变来介绍政治的变化,如书中从古希腊、罗马等国家的历史背景下深入地为我们介绍了先哲们关于政治哲学思想...
评分我一直对一件事情深有体会,那就是一切学科,尤其人文学科,先读其发展史对学习这门学科太有帮助——而在读完这本《西方政治思想史》之后,我还想额外加上一句,政治思想尤其尤其如此。 约翰•麦克里兰梳理了西方世界从希腊时代一直到今天的最具代表性的政治思想理论,以及...
评分1 这本《西方政治思想史》有两个最基本的观念贯穿全书。其中之一是近代国家的定义。按作者的说法:近代国家的历史,也是国家完成其“中立”地位的历史。国家之中立意味与社会分开。中古的君主国家丝毫不能中立,因为,以近代术语来说,国王及其家族无非是利益群体中的成员之一...
评分西方世界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发展是一个曲折又一脉相承的过程。我认为在西方的传统文化和价值中内在地蕴含了自由和平等两种精神,它们分别来自西方的两大文化源泉——古希腊和基督教。古希腊雅典的城邦政治孕育了公民精神、民主制、理性、法治等,而基督教则孕育了平等价值。 更进...
虽说“译本优美”,但是为了优美的语言牺牲了很多,略有些失望:例如将“博丹”翻译成“波丹”,将“列克星敦”翻译成“莱辛屯”,将“葛底斯堡”翻译成“希尔兹堡”,将“巴巴罗萨行动”翻译成“红胡子行动”,将维希政府部分的翻译成“维琪”,可见的译者在追求译本优美的同时牺牲了相当的严谨性,对于固定有中文翻译的东西都没有以审慎的态度去找找看,可见的语言专业的人士对政治哲学书籍翻译的不科学性。另,文本中多次将“入”印成“人”,也看出编辑在校对的时候的漫不经心和不负责任。
评分很棒的译本
评分译文典雅,但是书太贵了啊!!!买了以后太心疼钱包了!
评分译文典雅,但是书太贵了啊!!!买了以后太心疼钱包了!
评分【备注:上册读毕。】印象最深的还是卢梭,又爱又恨;洛克、孟德斯鸠、杰斐逊、潘恩的思想观点也充满闪光点。总体还是偏向于对1500年后的西方政治思想史更感兴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