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然的观点

本然的观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托马斯·内格尔
出品人:
页数:285
译者:贾可春
出版时间:2010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114637
丛书系列:当代世界学术名著·哲学系列
图书标签:
  • 哲学
  • 托马斯·内格尔
  • 分析哲学
  • 心灵哲学
  • 伦理学
  • 西方哲学
  • 道德哲学
  • 美国
  • 本然
  • 观点
  • 哲学
  • 思考
  • 认知
  • 存在
  • 自我
  • 意识
  • 内在
  • 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人的自我具有一种分裂的本性,它能超越自己的经验即从客观的观点来思考世界,也能从自身所处的特殊视角即从主观的观点来看待世界。本书旨在处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关系问题。作者认为,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客观性。客观性无法对世界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但解决的方法不是禁止客观化,而是求得客观性与不可还原的主观性的协调,即以本然的观点看世界。作者探讨了这个问题在身心关系、知识与怀疑、思想与实在及道德哲学等方面的表现。作者处理这一问题的独特方法,为哲学探究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在形而上学、认识论及价值哲学等领域,本书都是一部极为重要的著作。

作者简介

托马斯·内格尔(Thomas Nagel),纽约大学哲学与法学教授,著有《利他主义的可能性》、《人的问题》、《它究竟意味着什么——一篇很短的哲学导论》、《平等与不公》、《他人的心灵:1969—1994年批评文集》以及《最后的话》。

目录信息

致 谢
第一章 导 论
第二章 心 灵
1.物理的客观性
2.精神的客观性
3.他人心灵
4.一般意识
5.客观实在的不完全性
第三章 心灵与身体
1.双面理论
2.作为私人对象的自我
3.人格同一性及指称
4.帕菲特
5.克里普克
6.泛心论与精神的统一性
7.进步的可能性
第四章 客观的自我
1.是某人
2.语义学的诊断
3.无中心的观点
第五章 知 识
1.怀疑论
2.反怀疑论
3.自我超越
4.进化论的认识论
5.理性主义
6.双重看法
第六章 思想与实在
1.实在论
2.唯心论
3.康德和斯特劳森
4.维特根斯坦
第七章 自 由
1.两个问题
2.自主
3.责任
4.斯特劳森论自由
5.盲区
6.客观的结合
7.作为自由的道德
第八章 价 值
1.实在论与客观性
2.反实在论
3.愿望与理由
4.一般性的类型
5.愉悦与痛苦
6.过分客观化
第九章 伦理学
1.与行为者的三种相对性
2.自主的理由
3.个人的价值与公正
4.道义论
5.行为者与受害者
6.道德的进步
第十章 正当地活着,愉快地活着
1.威廉姆斯问题
2.先驱者
3.五种选择方案
4.道德的、合理的及分外的
5.政治与归附
第十一章 出生、死亡及生命的意义
1.生命
2.意义
3.死亡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然的观点》读起来颇有难度。这种难度首先是由作者非凡的智力造成的:Nagel以一种谙熟而恣肆的方式处理了心灵、知识、意志自由、道德和生命意义等形而上学、心灵哲学和伦理学问题,绝不拖泥带水地提出了或辩护了至少如下重大主题:普遍心灵(universal mind)、基于大...

评分

【按语:4年后整理压缩下这本书的笔记,感觉Nagel这本书极为出类拔萃,跟Williams的Ethic and the limits of philosophy一样,都是勇于且娴熟地处理根本的伦理和认识论问题并提出基本的论点。相形之下,Scanlon的What we owe to each other则过度学院化和技术化且腼腆。Nagel先...  

评分

【按语:4年后整理压缩下这本书的笔记,感觉Nagel这本书极为出类拔萃,跟Williams的Ethic and the limits of philosophy一样,都是勇于且娴熟地处理根本的伦理和认识论问题并提出基本的论点。相形之下,Scanlon的What we owe to each other则过度学院化和技术化且腼腆。Nagel先...  

评分

【按语:4年后整理压缩下这本书的笔记,感觉Nagel这本书极为出类拔萃,跟Williams的Ethic and the limits of philosophy一样,都是勇于且娴熟地处理根本的伦理和认识论问题并提出基本的论点。相形之下,Scanlon的What we owe to each other则过度学院化和技术化且腼腆。Nagel先...  

评分

《本然的观点》读起来颇有难度。这种难度首先是由作者非凡的智力造成的:Nagel以一种谙熟而恣肆的方式处理了心灵、知识、意志自由、道德和生命意义等形而上学、心灵哲学和伦理学问题,绝不拖泥带水地提出了或辩护了至少如下重大主题:普遍心灵(universal mind)、基于大...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内格尔的感质(qualia)理论:在内格尔看来,意识的主观层面之所以具有不可还原性,是因为他一方面接受了笛卡尔主义在“他心”(other minds)问题上的遗产,另一方面坚持认为,“作为某个行为的主体”这件事本身就会引入在还原论中无法涉及的经验层面,此即“感质”。内格尔将感质的不可还原性归结为其视角性特征,但这样一来,一方面他就预设了类似于维特根斯坦所说的无法检验的私人语言的东西;另一方面,他提出的渐进式客观化的进路从他本人的理论前提看来也是毫无希望的。这一切是因为他将意识的主观层面对象化了:他认为做某事和对自己做某事的意识相当于做两件事,而忽视了如下可能,即感质也许不是实体,而是样态。不存在“做蝙蝠”这种经验,只有“作为蝙蝠觅食”这种经验。由于所做之事的重叠性,感质的不透明性便消解了。

评分

双面理论:既非精神也非物理的中介

评分

包容内在张力的外在

评分

倫理學課討論《正当地活着,愉快地活着》一章

评分

觉得这本与The Last Word之间有勾连,第一遍太潦草懵懂,以后再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