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弗雷德 W.克罗斯比(Alfred W.Crosby J R.),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地理、历史和美洲研究的荣誉教授,曾任教于耶鲁大学和华盛顿州立大学。他花了大半生的时间在研究,为何欧洲会在历史上崛起?和许多历史学家探索的路径不同,作者深入人类生存的生态方向,揭露了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人类史。
《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内容简介: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错综复杂。目前,诸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主要环境问题,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而不容回避的威胁。
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拉开东西半球不同大陆之间全面交流的大序幕后,对西方世界和美洲来说,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两个迥异的世界互相打量着陌生的对方,在好奇心、冒险精神和可观利润的驱动下,从开始谨慎地互相试探,很快发展到勇往直前的深度接触。 如果把西方文明...
评分第一次接触生态史观,随着哥伦布而来的,还有疾病以及生态的破坏。土著人不仅仅死于战争,还有病菌的肆掠,这再次拓宽了我看到问题的角度。除此之外,对于殖民扩张我们关注较多的往往是这件事本身带来的政治经济甚至文化方面的影响,而忽略了生态环境与疾病。 我们从自然中来,...
评分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拉开东西半球不同大陆之间全面交流的大序幕后,对西方世界和美洲来说,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两个迥异的世界互相打量着陌生的对方,在好奇心、冒险精神和可观利润的驱动下,从开始谨慎地互相试探,很快发展到勇往直前的深度接触。 如果把西方文明...
评分1、地理大发现之后的全球生态交换 1)非洲与美洲的交换:1820年以前每5名到美洲的人,有4名是来自非洲的奴隶。同时带来了非洲的稻米、山药、小米、高粱等; 2)欧亚大陆和太平洋诸岛/澳大利亚的交换(库克大交换) 3)撒哈拉南北的交换:商队穿越撒哈拉来往于北...
评分好书~~~推荐~~
评分有趣的史学角度。既有大量文献考证索引,又有丰富的发散思维。神侃啊!
评分看过这书, 想到李敖说是GCD把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从40岁提高到了70岁, 看来大师也不太了生物学。
评分在这场大交换下,新世界除了在农业上对旧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外,其余方面则对旧世界影响微乎其微。“哥伦布大交换留给我们的不是一个更丰富多样的基因池,而是使它愈变干涸贫乏。我们本身,以及这个星球上的所有生命,因为哥伦布而比以前贫乏,而这种贫乏现象只会有增无减。”
评分适合坐飞机读,酣畅淋漓……不过正如克罗斯比自己在再版序言中所说,梅毒那章的确讲过头了。事关sexuality的传染病,用生态史的视角有点力不从心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